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远》
《送远》全文
明 / 沈一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江鸟如烟亦送春,江花似水逐时新

云光雨色非客,独倚青山主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非客(fēi kè)的意思:非客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不懂礼貌、不守规矩、不合群的人。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时新(shí xīn)的意思:指新时代的新事物或新思潮。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无非(wú fēi)的意思:指没有别的选择或变化,只有一种结果或情况。

雨色(yǔ sè)的意思:指雨天的景色或雨后的景色。

云光(yún guāng)的意思:指云彩和阳光,多用来形容景色美丽明亮。

逐时(zhú shí)的意思:逐一小时地,按照每小时的顺序进行。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作主(zuò zhǔ)的意思:作为主人或负责人来承担责任,做出决定或发号施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送别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交融。首句“江鸟如烟亦送春”以江面上飞翔的鸟儿比作轻烟,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次句“江花似水逐时新”则将江边绽放的花朵比喻为流动的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新。

接着,“云光雨色无非客”一句,诗人将云彩、雨水等自然现象视为过客,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独倚青山作主人”则是诗人自我的抒发,他选择独立于青山之上,成为这里的主人,既是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也是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送远》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沈一贯

沈一贯
朝代:明

(1531—1615)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猜你喜欢

遇雨投紫霄宫宿

千山入窈冥,万壑助泠泠。

鸟道春元合,龙宫夜不扃。

摩云峰展纛,掷火帝流铃。

倦引投枝易,寒惊洒面醒。

更衣朝紫极,添篆读黄庭。

却忆明朝路,峰峰洗更青。

(0)

赠魏生十四韵吾迩来未尝作此许人语也其毋负我

秀气钟全魏,名家自信陵。

风期一代出,眉宇九秋澄。

龙产看为骥,鲲游化是鹏。

霜蹄宽小蹶,月窟勇先登。

法取夔州细,才从大历增。

五言融摆脱,只字斗骁腾。

不作依刘表,谁堪御李膺。

天雄驱建节,云卧夺中兴。

得汝愁真破,归与老自矜。

句淘漳水浊,谈削太行层。

白雪无前后,朱颜有爱憎。

流年姑裋褐,要路阻担簦。

骨在金终许,胫伤玉可凭。

还将代兴意,对酒颂如渑。

(0)

奉送大司寇应公还天台

投劾心初遂,生平节未磷。

两朝均出入,一代借陶甄。

有念俱生物,无营独任真。

向传铜柱徼,曾拥绣衣巡。

羌笮乾坤尽,甘棠雨露匀。

戢兵驱揖让,吹律起沈沦。

直道萋菲易,归装薏苡贫。

至今看颂德,犹自满文身。

海岱严旌钺,阿衡领缙绅。

名齐山相远,治访盖公纯。

北斗官逾贵,西曹法转新。

自来惟重意,或少不冤民。

在宥求明主,遗安惠老臣。

但无惭竹简,何必问蒲轮。

瀑布遥飞汉,衡门岂避秦。

月来天柱晓,花发石桥春。

白首风波隔,红颜药物亲。

栖迟馀故吏,黯淡走庸人。

拙计穷缘木,微才老积薪。

空为国士语,南望重伤神。

(0)

寄穆考功兼简石给事·其二

物意毋深叹,君今试自看。

枕高归卧易,钩直钓奇难。

漳水鲂时上,淇园竹渐竿。

有书堪送日,何必问弹冠。

(0)

病后程子访我园居小饮作

起色缘君动,衔杯转自真。

材高聊玩世,年少不窥人。

池草诗情晚,岩花酒态新。

即论吾党外,谁不傍风尘。

(0)

礼部诸曹丈携尊万松庵

把袂堪吾党,鸣珂起倦身。

相逢散花地,俱是握兰人。

薄酒交从厚,清言具不贫。

春卿芳署里,自昔和阳春。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