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以“溪阴老云衲”开篇,巧妙地将僧人的衣着与环境融为一体,暗示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与世无争的态度。接着,“乞食过前村”一句,展现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平凡与朴素,他不求奢华,只求温饱,行走在乡村之间,与自然和谐共处。
“薄暮疲筇笠”描绘了僧人在傍晚时分,经过一天的劳顿,头戴竹笠,显得疲惫却依然坚定地前行。这不仅表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之艰辛,也体现了他们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坚韧态度。
最后一句“空山闻扣门”,则以静谧的山林为背景,通过僧人轻轻敲门的动作,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僧人归家情景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平静祥和的象征,暗示了在喧嚣的世界之外,还有一片心灵的净土等待着人们去寻找和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坚定的修行之路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英宗皇帝宁字御汉体书赞
惟汉体书,笔法之变。于帝王中,亦有羲献。
有煜昭陵,蒸云激电。品冠一神,中寓万善。
于惟治平,问安视膳。葩奇自然,得于目见。
傅英染华,躬侍笔砚。既习既观,弗咤弗眩。
心法斯授,体势亦擅。故于游戏,如墨裙练。
惟帝之圣,统接尧禅。追怀羹墙,谋谨诒燕。
武存止戈,威寓不战。五饵匈奴,三登海县。
耆髫茹粹,支夏解辫。宁人之功,是履是践。
帝心敢知,畔援歆羡。妙则已具,奎文式绚。
揭于座隅,以示警勤。仁皇之仁,惟圣时宪。
猗与此宁,尸居龙见。苞桑其存,伐柯不远。
事陋规随,戒存药眩。有签维瑶,有轴维钿。
系此赞诗,于帖之殿。
《英宗皇帝宁字御汉体书赞》【宋·岳珂】惟汉体书,笔法之变。于帝王中,亦有羲献。有煜昭陵,蒸云激电。品冠一神,中寓万善。于惟治平,问安视膳。葩奇自然,得于目见。傅英染华,躬侍笔砚。既习既观,弗咤弗眩。心法斯授,体势亦擅。故于游戏,如墨裙练。惟帝之圣,统接尧禅。追怀羹墙,谋谨诒燕。武存止戈,威寓不战。五饵匈奴,三登海县。耆髫茹粹,支夏解辫。宁人之功,是履是践。帝心敢知,畔援歆羡。妙则已具,奎文式绚。揭于座隅,以示警勤。仁皇之仁,惟圣时宪。猗与此宁,尸居龙见。苞桑其存,伐柯不远。事陋规随,戒存药眩。有签维瑶,有轴维钿。系此赞诗,于帖之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0367c6960783ef0725.html
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平兴国宫祠官呈赵季茂
世间何物最是閒,司谏拂衣归华山。
倦来忘记省不得,依约此语祥符间。
终南捷径本自错,老子新司紫元钥。
官家雇我作閒人,有酒醉呼端不恶。
岁糜廪粟月俸钱,豢鹤有料芝有田。
人生何必待有用,我老得此宁非天。
君不见当年把臂龙图上,司谏放归元未放。
又不见倦翁山行醉复醒,说著拂衣今亦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