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决万里筴,手挈三镇地。
宠多器不任,为汰复为忮。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不任(bù rèn)的意思:不肯担任或不愿意接受职责。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材臣(cái chén)的意思:指有才能的臣子,也指有才能的人。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风谊(fēng yì)的意思:指风气和友谊,指人们之间的感情和相互关系。
会昌(huì chāng)的意思:会昌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事情发展顺利,繁荣昌盛。
鲸波(jīng bō)的意思:形容海洋中鲸鱼游动时所引起的波浪,比喻事物巨大而引起的影响。
立决(lì jué)的意思:立即做出决定并坚决执行。
式微(shì wēi)的意思:指权势、地位、影响力等逐渐衰落、减弱。
司徒(sī tú)的意思:表示人才出众,非常聪明有才华。
所至(suǒ zhì)的意思:所到之处;无论何处。
太尉(tài wèi)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中的最高军事职位,也泛指高级将领。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题阙》之七十六。诗中以“文饶”开篇,借以赞誉某位才华横溢的臣子,他在各地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与友谊。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这位大臣在会昌时期国家衰微之际,面对权力的诱惑与挑战时的复杂心态。
“会昌式微代,皇纽将解坠。”这两句描绘了国家在会昌时期的衰败景象,象征着即将崩溃的局势。“立决万里筴,手挈三镇地。”这里使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这位大臣在关键时刻作出重大决策,甚至直接掌控了大片领土,展现了其非凡的权力和影响力。
接着,“宠多器不任,为汰复为忮。”这两句揭示了这位大臣在权力巅峰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然备受宠爱,却因能力有限而难以承担重任,导致了内部的纷争与排挤。“垂老涉鲸波,白骨无所寄。”描述了这位大臣晚年在权力斗争中的孤独与无助,最终可能遭受失败的命运。
最后,“但称裴司徒,不及李太尉。”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裴司徒的肯定与对李太尉的贬低,暗示了在权力与道德之间,后者更为可取。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隐喻,探讨了权力、责任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人在权力斗争中的命运与选择。
骏马娇仍稳,春风灞岸晴。
促来金镫短,扶上玉人轻。
帽束云鬟乱,鞭笼翠袖明。
不知从此去,何处更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