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太 常 致 斋 闲 书 寺 壁 宋 /文 同 晚 日 微 明 弄 雨 余 ,竹 阴 桐 影 共 萧 疏 。旋 移 小 榻 中 庭 坐 ,读 尽 扶 桑 太 帝 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书(dì shū)的意思:指天子的诏书或法令。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太帝(tài dì)的意思:指天子、君主。
晚日(wǎn rì)的意思:晚日指的是晚年或晚期,多用于形容人已经年老或事物已经过时。
微明(wēi míng)的意思:微弱的光亮、微弱的明亮。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小榻(xiǎo tà)的意思:小榻是指狭窄的床铺,比喻地位低微或者局限的环境。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竹阴(zhú yīn)的意思:竹子的阴凉处,比喻安静幽雅的环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藏于竹林之中的隐逸生活图景。首句"晚日微明弄雨馀",表达了傍晚时分,光线柔和,细雨绵绵的氛围,给人一种淡雅与宁静的感觉。"竹阴桐影共萧疏"则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居住环境的幽深与清凉,竹林和桐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清凉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
"旋移小榻中庭坐",这里的小榻即是小凳或小床,诗人坐在这小小的休息之地,处于中庭,这个位置选择暗示了诗人对静谧环境的追求以及他与世隔绝的心境。"读尽扶桑太帝书"则展示了诗人潜心读书,探索古籍典故的生活状态。扶桑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树,太帝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一位尊神或仙人,这里的“太帝书”未必真实存在,但它象征着深奥难懂的知识和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宁静与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同时,这种生活方式也反映出诗人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与文化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