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其七》
《句·其七》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句  押[尤]韵

固知臭味相类其奈萦缠自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臭味(chòu wèi)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投合,彼此有共同的利益、爱好或喜好。

其奈(qí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忍受或无可奈何的心情。

相类(xiāng lèi)的意思:相似;相同类别的事物

萦缠(yíng chán)的意思:形容事物缠绕、环绕不断,纠缠不清。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曾巩之手,名为《句(其七)》。诗中通过“固知臭味非相类,其奈萦缠不自由”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与无奈感慨。

“固知臭味非相类”,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臭味”比作不同性质的事物或人,强调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和不相容性。这里的“臭味”并非指气味,而是象征着不同的价值观、性格特质或是人生选择等。诗人通过这一比喻,揭示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难以找到完全契合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暗示了个体在追求自我认同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紧接着,“其奈萦缠不自由”则表达了在这种复杂关系中的无力感和束缚感。诗人似乎在说,尽管明知道彼此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差异,但仍然无法摆脱这些关系的纠缠,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道路。这反映了在人际关系、社会规范以及个人理想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体在面对这些冲突时的困惑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人在复杂社会关系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对自由与选择的渴望与无奈。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身处境和人性本质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大慈寺史丞相墓

山行十里乱峰回,相国坟茔紫翠堆。

石马秋风两翁仲,杜鹃春雨几亭台。

慈云塔下苍苔满,旌德观前红杏开。

为忆当年莼菜美,短篷蘋末过湖来。

(0)

春园

春园江水上,江雾日昏昏。

沙暖常垂钓,花深不闭门。

家童锄垄麦,野客共盘餐。

衰老仍耽酒,经年懒出村。

(0)

小长干曲

郎采菱叶尖,妾采荷叶圆。

石城愁日暮,各自拨归船。

(0)

送张教谕

鉴湖五月凉风起,荷叶荷花香旎旎。

先生到县花正开,濯足船头弄秋水。

圣朝复兴文武科,诸生习射更弦歌。

他年大比登髦俊,应报新昌县里多。

(0)

废寺

白昼闲门一两僧,山房深掩藓花青。

西风不管钟鱼破,自在斜阳与塔铃。

(0)

龙湾城

龙湾城,壮如铁。城下是长江,城头有明月。

月色照人心不移,江水长流无尽时。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