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
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
伏热(fú rè)的意思:指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因为高温而感到闷热难受。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兰花(lán huā)的意思:兰花是指兰草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高雅、美丽和高贵。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山顶(shān dǐng)的意思:指最高处或最高地位。
上身(shàng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体部位上方的部分,也可指身体上部分的衣物。
圆月(yu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的形状圆满明亮,也比喻事物的完美和美好。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山中寺院景象,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诗人以“高山顶寺”开篇,暗示了寺庙位置之高,隐喻着精神追求的至高境界。接着,“更有最高人”一句,既是对僧侣修行者的赞美,也暗含着对超越世俗、追求心灵纯净之人的向往。
“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僧侣在静坐冥想时,外界的松声仿佛与内心共鸣,而当吟诵之声响起时,月亮似乎也随着吟唱上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物我两忘的意境。这里不仅表现了僧侣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通过描绘夏季云雾遮蔽酷热、溪流潺潺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清凉、宁静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清凉与宁静,能够超脱于尘世的烦恼与炎热。
最后,“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表达了诗人对雪窦长老的敬仰之情。曾经请求兰花作为供养,如今时光流逝,春天再次到来,却未能再次见到长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怀念。这句诗也暗示了长老的德行与智慧如同兰花般高洁,即使不在身边,其影响与教诲仍能长久地滋养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境界与禅宗思想的深邃,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修途转清溪,孤村带寒日。
潇洒竹间亭,意行成小立。
宾主莫谁何,悠然良自适。
俄有贵公子,胡骢摇宝勒。
下马相劳苦,呼酒道畴昔。
遂令麋鹿姿,颇为人物色。
佳实进霜坚,异酿引寒碧。
兴尽还独归,沙头寒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