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无他肠,饮少乃辄醉。
眼眩力不支,便欲投床睡。
不支(bù zhī)的意思:不支指的是力量不足、支撑不住的意思。
顿空(dùn kōng)的意思:指突然间空无一物,形容景物或情况突然变得空荡、空旷。
空名(kōng míng)的意思:空洞无实际内容的名声或声誉。
利心(lì xīn)的意思:指人心机深沉,善于利用别人的弱点或短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弃人(qì rén)的意思:抛弃、不顾、不重视他人。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他肠(tā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胆量或胆识。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此中无他肠,饮少乃辄醉"表现出诗人在大自然中,哪怕是微量的酒精也能让他醉意酩酊,这不仅是对酒的享受,更是对自由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眼眩力不支,便欲投床睡"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饮后懒散、无力的状态,他的眼睛因醉而模糊,连抬手放下都感到力量不足,只想立刻躺到床上安然入睡。
"顿空名利心,愿弃人间事"表明了诗人在醉酒之际,对世俗的名誉和物质利益产生了厌倦之情,他渴望放下这一切,远离那些让人头疼的事务,只为内心找到片刻的宁静。
最后两句"渊明千载上,当复知我意"中,“渊明”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弼,他以注解《易经》而闻名。诗人提及“渊明”,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生命和宇宙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希望在千百年后,有人能够懂得他当下的心境和选择。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某种精神上的超脱与解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