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鸟当琴几,溪云对茗杯。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宗泐所作的《重答夏本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有约何曾至,无期却自来”,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约定与偶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有约而未至,似乎是一种遗憾,但无期而来的却带来了意外的惊喜,这种不确定性在诗人心中激起了波澜,引出了对生活中的未知与变化的深刻体悟。
颔联“暖怜沙上日,清爱竹边梅”则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诗人以“暖”和“清”两个词,分别形容了阳光照耀在沙滩上的温暖感觉和竹林边梅花的清新气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怜惜之情。
颈联“山鸟当琴几,溪云对茗杯”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山间的鸟鸣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溪边的白云则与品茗时的宁静氛围相映成趣。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元素融入日常生活,赋予了它们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尾联“桓公遗庙近,乘兴一追陪”则将思绪拉回历史,提及了东晋名臣桓温的遗迹。诗人借由探访桓公庙的机会,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追思,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的精神寄托。这一联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探索过程。它不仅是一次对美的追寻,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那份独特的诗意与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书岩修罢《画扇斋词》后
湾头曾载月,移画舸,小平泉。
更团扇歌残,江梅蝶影,尘黯筝弦。
凭君十行佳传,写翠篸屏角落花烟。
密字笑熏兰篆,轻螺细擘吟笺。
尊前重溯当年愁,万里怕闻鹃。
记断笔筹花,新欢借梦,山远湖天。
溪风又彫鬓影,向盈盈苕水别栽莲。
昨夜飞英镜底,明蟾镇向人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