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举临济人灭嘱三圣因缘作偈》
《举临济人灭嘱三圣因缘作偈》全文
宋 / 释心道   形式: 偈颂

法眼瞎驴灭,临济何曾有是说。

古时人皆妄传,不信但看后三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rénmièzhǔsānshèngyīnyuánzuò
sòng / shìxīndào

zhèngyǎncángxiāmièlíncéngyǒushìshuō

jīnshírénjiēwàngchuánxìndànkànhòusānyuè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法眼(fǎ yǎn)的意思:指明察事物本质的眼睛,比喻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古时(gǔ shí)的意思:指古代时期,过去的时光。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瞎驴(xiā lǘ)的意思:指没有眼睛的驴子,比喻没有眼力见的人。

眼藏(yǎn cáng)的意思:隐藏在心底或脑海中,不轻易表露出来的情感、意思或计划。

正法(zhèng fǎ)的意思: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正当的法律程序。

正法眼(zhèng fǎ yǎn)的意思:指能够准确判断是非曲直的眼睛,也用来形容能够正确看待问题的眼光。

正法眼藏(zhèng fǎ yǎn cáng)的意思:指人的眼睛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具有清晰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道所作,以"举临济人灭嘱三圣因缘"为主题,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独特见解。"正法眼藏瞎驴灭"一句,意指真正的佛法精髓不在于形式或外在教条,而像瞎驴一样需要去除遮蔽,才能领悟。"临济何曾有是说"则强调临济宗的教诲并非拘泥于文字,而是要通过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方式传达。诗人批评了"今古时人皆妄传"的现象,认为人们往往误解或歪曲了佛法的本意。

"不信但看后三月"这句,诗人以挑战性的口吻鼓励读者亲自体验和验证,不要仅凭他人的言语,要在实践中去验证佛法的真实。整首诗寓含禅宗的实践精神和对真理追求的执着,体现了禅师对修行者的引导和启示。

作者介绍

释心道
朝代:宋

释心道(一○五八~一一二九),俗姓徐,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住常德府文殊寺。为南岳下十五世,太平佛鉴慧勤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二。《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福州长溪乐山王居士遣儿惟惺投师薙发写师顶相请赞·其一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

两重虚假,一对眼睛。

不近人情处,是句也刬,非句也刬。

一味拍盲时,逼犬透墙,證龟成鳖。

如斯杜撰,岂堪人师。

谁知千里同风句,却有乐山居士知。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

翳尽还明极,家乡万八千。

悬崖重撒手,古剑髑髅前。

(0)

在庵

世间几见劫灰飞,老屋依前对落晖。

四大部洲都遍历,到头还向此中归。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一

老瞿昙,眼孔小。

一星半星容不得,说迷说悟何时了。

衲僧分上那有许多般,雪晴海阔千峰晓。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九十九

秧入土,麦上场。丰年已兆,比屋盈仓。

饥来吃饭,热来乘凉。东倒西擂,随缘遇方。

更无馀事可商量,夜来却被子规啼断肠。

因甚如此,阎罗老子要饭钱。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十五

妙德岩中宴坐时,释梵天王同赞喜。

地摇六振雨花飞,一声霹雳清飙起。

沧海头,青海尾。杨岐毒,种灵苗,殃害儿孙未已。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