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谗言(chán yán)的意思:指别人故意说出或散布的诽谤、中伤的言辞或谣言。
尺水(chǐ shuǐ)的意思:比喻程度相差悬殊,无法相提并论。
当风(dāng fēng)的意思:面对困难或逆境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断弦(duàn xián)的意思:指琴弦断裂,比喻感情破裂或事情中断。
花当(huā dā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如外表所示。
陌路(mò lù)的意思:指陌生的路,比喻彼此素不相识或疏远。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顽坐(wán zuò)的意思:形容人固执不变,坚持错误的观点或行为。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一尺(yī chǐ)的意思:一尺表示长度为一尺,也可以引申为短暂的时间或距离。
- 鉴赏
这首诗《当西曲变歌三章(其一)》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首句“对琴顽坐愁断弦”,描绘了诗人面对断弦之琴,内心充满愁绪的情景,暗示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不如俯弄幽涧泉”一句,诗人转而以自然界的流水来替代断弦之琴,表达了在音乐无法传达情感时,自然之音同样能抚慰心灵的意境。
“桃花当风未肯静,遂使陌路多谗言”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桃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与人间的流言蜚语相联系,寓意着世间的纷扰与不公,以及人们在面对谣言时的无助与困惑。
“碧云迢迢天万里,缩入荒池一尺水”描绘了一幅辽阔与渺小并存的画面,碧云与天际的广阔对比着荒池中的一尺清水,象征着宇宙的浩瀚与个体的微不足道,同时也暗示了在宏大的世界面前,个人的力量与选择的重要性。
最后,“万物何人悟根始?”这一问句,直指生命与存在的本质,提出了一个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生成的根本问题,引人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问。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自然、人性以及宇宙奥秘的独到见解,既富有艺术美感,又蕴含深邃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