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艳秋来故改妆,薄罗閒淡试鹅黄。
- 鉴赏
这首《秋葵》由明代诗人陈师道所作,通过对秋葵这一植物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秋季之美。
“炎艳秋来故改妆”,开篇以“炎艳”形容夏日的热烈,而“秋来故改妆”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秋葵在秋天换上了新的装扮,展现出不同于夏日的独特魅力。
“薄罗閒淡试鹅黄”,进一步描绘了秋葵在秋季的色彩变化。薄罗般的轻盈质感,鹅黄色的花瓣,既表现了秋葵的柔和与淡雅,也暗示了秋季的宁静与平和。
“倾城别有檀心在”,这里的“倾城”并非指整个城市,而是形象地表达了秋葵的美丽足以让人心动。而“檀心”则是对秋葵内心品质的赞美,暗示了其内在的坚韧与高洁,即使在秋天的萧瑟中,依然保持着不屈的精神。
“依倚西风送夕阳”,最后两句将秋葵置于自然的背景之中,随着西风的吹拂,秋葵似乎在与夕阳对话,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景象。这不仅描绘了秋葵在夕阳下的美丽姿态,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综上所述,《秋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葵在秋季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内在的坚韧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力量的赞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蜡梅
江梅已胜犹非似,此外馀芳更堪数。
信知风格忌太高,至此从前难著语。
世间初无字可誇,且随颜色称蜡花。
醉人香味解禅定,捩眼静伫辞纷华。
徐熙画花只画神,黄筌细琐皆逼真。
要须别花如别画,只恐此心难付人。
乙酉闰八月二十一日出南城游岘山壁间读东坡诗感而有作
水晶宫名凡几区,此州绝景天下无。
寒溪十里出明镜,峭壁千仞涵清虚。
平生丘壑胸次间,长情自恨无时闲。
干戈逐我出乡曲,散浪却不拘尘寰。
往时足健轻追逐,吴会山川看未足。
行来恰值积雨馀,万叠峰峦发新绿。
溪山长好人长闲,不信此州翻地轴。
流落须论塞上翁,高唱惭无郢中曲。
千年陵谷多迁变,高名长在唯称贤。
岘山上下碑在否,见说父老犹潸然。
襄阳但记羊叔子,霅上风流亦如此。
壁间谁记万瓦诗,叹息前贤泪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