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物不活,物待人而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接 花 吟 宋 /邵 雍 物 为 万 发 生 ,人 为 万 物 灵 。人 非 物 不 活 ,物 待 人 而 兴 。男 女 天 所 生 ,夫 妻 人 所 成 。天 人 相 与 外 ,率 是 皆 虚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待人(dài rén)的意思:待人指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通常指待人友好、真诚、礼貌、公正等。
夫妻(fū qī)的意思:指夫妇、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
民生(mín shēng)的意思:指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计。
男女(nán nǚ)的意思:男性和女性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所生(suǒ shēng)的意思:
(1).生身父母。《诗·小雅·小宛》:“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二:“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逯钦立 注:“所生,指亲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汝南 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
(2).出生之地。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序》:“是故 伯夷 让国以採薇, 展禽 不去於所生。” 王利器 校注:“所生即谓父母之邦。”
(3).谓亲生子女。《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帝马皇后》:“然贵而少子,若养它子者得力,乃当踰於所生。”
(4).种植的。《国语·晋语四》:“谚曰:‘黍稷无成,不能为荣。黍不为黍,不能蕃廡。稷不为稷,不能蕃殖。所生不疑,唯德是基。’” 韦昭 注:“所生,谓种黍得黍,种稷得稷,唯在所树。”
(5).指生养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吴王 闻之,索然作怒,乃曰:‘吾天之所生,神之所使。’”天人(tiān rén)的意思:指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超凡脱俗。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万民(wàn mín)的意思:指所有的人民或众多的民众。
物灵(wù líng)的意思:指物体有灵性,具有生命力。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 注释
- 物:万物。
万民:众多的人类。
灵:精神、智慧。
非:没有。
活:生存。
待:依赖。
天:自然或上天。
夫妻:夫妇。
人所成:由人创造或形成。
相与:相互关联。
虚名:空洞的名声,无实质意义。
- 翻译
- 万物为了众生而存在,人类是万物中最具灵性的。
没有物,人无法生存;人的存在使万物繁荣。
男女是由天赋予的性别,夫妻关系是人所建立的结合。
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超越表面,这些都是空洞的名分。
- 鉴赏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探讨了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人的社会角色和自然秩序。首句“物为万民生”强调了万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万物滋养生命;“人为万物灵”则指出人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作为万物之灵长。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础——男女结合,形成夫妻关系,这是人类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人进一步指出,虽然天定男女,夫妻关系是人之所为,而非天意直接安排,这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后两句“天人相与外,率是皆虚名”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观念的思考,认为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夫妻之名,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对的,带有虚幻的成分。
整体来看,这首《接花吟》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沉反思,展现出邵雍诗歌的哲学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方泰州见寄
逐客悽悽重入京,旧愁新恨两难胜。
云收楚塞千山雪,风结秦淮一尺冰。
置醴筵空情岂尽,投湘文就思如凝。
更残月落知孤坐,遥望船窗一点星。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