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半树月模糊,移取山来更姓孤。
《小圃梅柳之争.梅与柳争》全文
- 注释
- 模糊:形容月光朦胧不清。
移取:这里指想象或诗中的动作,将山峰移到水边。
全占断:指完全占有或垄断某种美景。
盍:何不,表示建议或反问。
林逋:古代文人,以隐居山水、爱梅养鹤著名。
- 翻译
- 水边的半树月色朦胧,仿佛移动了山峦,让它独自守在这里。
我们不能让陶渊明独占所有美景,何不留下一半,赠予隐居的林逋。
- 鉴赏
这首诗是王义山的《小圃梅柳之争》,创作于宋末元初。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寓意深刻。
首句“水边半树月模糊”,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略显朦胧的夜晚场景。这里,“水边”和“半树”共同营造出一幅幽美的图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而“月模糊”则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
紧接着,“移取山来更姓孤”,这句话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月亮比喻为可以移动的存在,并赋予它“更姓孤”的情感色彩。这里,“更姓孤”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显示出一种超越物我界限的情怀。
第三句“未许渊明全占断”,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可预知和掌控的忧虑。“未许”意味着尚未得到允诺,“渊明”则是深远而不易察觉的意思。整句话体现了诗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
最后,“盍留一半乞林逋”,这里“盍留”即是保留的意思,通过“乞林逋”表达了一种渴望逃离现实、融入自然的心愿。“林逋”在古代有隐逸之意,这里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平静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景,更通过月亮的模糊和移动,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与孤独,以及渴望逃离世俗纷扰、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