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随墙墅行多曲,天著冈峦望易昏。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即 席 次 韵 微 之 泛 舟 宋 /王 安 石 画 舸 幽 寻 北 果 园 ,应 将 陈 迹 问 桑 门 。地 随 墙 墅 行 多 曲 ,天 著 冈 峦 望 易 昏 。故 国 时 平 空 有 木 ,荒 城 人 少 半 为 村 。悠 悠 兴 废 皆 如 此 ,赖 付 乾 愁 酒 一 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冈峦(gā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起伏,连绵不绝。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果园(guǒ yuán)的意思:果园指的是果树种植的地方,也比喻充满希望和机会的地方。
画舸(huà gě)的意思:比喻心思迂回,行动迟缓。
空有(kōng yǒu)的意思:拥有表面上的名义或权利,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或能力。
平空(píng kōng)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消失,没有任何征兆。
乾愁(qián chóu)的意思:形容忧虑、烦恼无法解决。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桑门(sāng mén)的意思:指家庭的门户,也指家世、家族。
少半(shǎo bàn)的意思:大约一半,不到一半。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兴废(xīng fèi)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败,兴旺和衰落。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注释
- 画舸:画舫。
幽寻:悄悄寻找。
北果园:北方的果园。
桑门:僧侣。
地随墙墅:道路随着墙边的别墅弯曲。
行多曲:蜿蜒曲折。
天著冈峦:天空映衬着山峰。
望易昏:视野容易变得模糊。
故国:故乡。
时平:太平时期。
空有木:只剩下树木。
荒城:荒废的城市。
人少半为村:人口稀少,多数地方变成了村庄。
悠悠:漫长。
兴废:兴盛和衰败。
赖付:只能寄托于。
乾愁:深深的忧虑。
酒一樽:一杯酒。
- 翻译
- 我乘船在幽静的小径寻找北果园,想要向僧侣询问过去的遗迹。
沿着曲折的墙边小路前行,天空映衬着起伏的山峦,视野渐渐模糊。
和平时期,故乡只剩下一些树木,荒废的城市里多半成了村庄。
历史的兴衰变迁都如此悠长,只能借酒消愁,寄托感慨。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以画舸为媒介,进行了一次寻幽探秘之旅,来到了一个叫做“北果园”的地方。在这里,他不仅是在欣赏自然美景,更是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陈迹,去寻找那些已经消逝的历史印记。
诗中的“应将陈迹问桑门”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询问和了解过往历史的渴望。而“地随墙墅行多曲,天著冈峦望易昏”则描绘了一种曲折蜿蜒的地形,以及日落时分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光阴荏苒之感。
接下来的“故国时平空有木,荒城人少半为村”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故土的眷恋和对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这里的“故国”虽未明言,但可以想象是诗人心中的一个理想化的地方。而“荒城人少半为村”则显示了时间流逝下的一种凋敝与孤寂。
最后,“悠悠兴废皆如此,赖付乾愁酒一樽”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兴衰、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借着酒来缓解内心的忧愁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显得既有些许的宿命论色彩,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邃的哲理。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他精湛的文学造诣,更是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时间与生命价值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贺兰朋吉
往往东林下,花香似火焚。
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
野菜连寒水,枯株簇古坟。
泛舟同远客,寻寺入幽云。
斜日扉多掩,荒田径细分。
相思蝉几处,偶坐蝶成群。
会宿曾论道,登高省议文。
苦吟遥可想,边叶向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