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对酒(duì jiǔ)的意思:一起喝酒,共饮美酒。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画意(huà yì)的意思:形容绘画作品或文字的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
襟袖(jīn xiù)的意思:指胸前的袖子,比喻心胸、气量。
看来(kàn lái)的意思:表示根据所见所闻推测或判断,用以表示事实明显或显而易见。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诗情(shī qíng)的意思:指诗人的情感和意境,也可以表示具有诗意的情感和意境。
写怀(xiě huái)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棹歌(zhào gē)的意思:指划船时的船夫唱歌,比喻工作努力、精神饱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珠江之上,享受着自然与艺术的双重盛宴。"乘兴便移舟",表达了诗人随性而为,兴致勃勃地驾舟游水的情景。"看来万点烟波",描绘了珠江上烟雾缭绕、波光粼粼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烟波所覆盖,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画意都归襟袖里",则将这种视觉上的美感内化,仿佛所有的画面都融入了诗人的衣袖之中,成为他内心的一部分,强调了艺术与个人情感的深刻联系。这句诗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以心观物”的思想,即通过心灵的感受和理解来欣赏和体验外在的世界。
接着,“写怀欣对酒”转而描述了诗人在船上饮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话到三更风月”,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月色如水,微风轻拂,这样的时刻最适合与好友畅谈,分享彼此的心声。
最后,“诗情全在棹歌中”,点明了诗人的情感与创作灵感都在摇桨的节奏中流淌,音乐与诗歌成为了沟通情感与自然的桥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瞬间,以及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山云海歌
黄岳凌空数千仞,千岩万壑含精蕴。
有时喷薄结成云,弥山遍谷皆缤纷。
平铺峰顶滔天白,五更变幻长空色。
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
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楫随波漾。
山巅古木气萧疏,何似桅樯列画图。
风渐起兮波渐涌,一望无涯心震恐。
山尖小露如垒石,高处如何同泽国。
斯为大地一奇观,狮子峰头最耐看。
云蒸山顶成沧海,云消山色依然在。
须臾旸谷辉乍腾,片时沧海忽消沈。
乱云漠漠归岩壑,山顶波涛不复作。
峰峰依旧插晴空,千年绝壁留仙踪。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渔父》【秦·屈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c6676baea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