嶂合孤烟暮,秋初响籁清。
到来情已惬,坐久累还轻。
到来(dào lái)的意思:指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的到来。
孤烟(gū yān)的意思:形容孤立无援,独自一人。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来情(lái qíng)的意思:指亲自前来表达心情或情感。
年华(nián huá)的意思:
[释义]
(名)时光,年岁。
[构成]
偏正式:年(华
[例句]
年华似流水。(作主语)
筇竹(qióng zhú)的意思:筇竹是一种高大的竹子,比喻高尚、坚强、刚正不阿的品质。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通宵(tōng xiāo)的意思:通宵指整夜不睡,彻夜不眠。
宵月(xiāo yuè)的意思:宵月指的是夜晚的月亮,也用来形容月亮在夜晚中显得特别明亮。
谢山(xiè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对山的感激之情,也用以形容对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激之情。
自明(zì míng)的意思:自然明白,不需要解释或说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图景。首句“嶂合孤烟暮”以“嶂”字描绘出山峦叠嶂的壮丽景象,与“孤烟”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接着,“秋初响籁清”进一步渲染了秋天清晨的清新与宁静,仿佛能听到自然界的细微声响,让人心旷神怡。
“到来情已惬,坐久累还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喜爱和内心的平静。在这样的环境中停留,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得到了放松,疲惫感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散。这种体验不仅让人感到舒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留偈僧何在,通宵月自明”则将笔触转向了寺庙与僧侣,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寺中寻求心灵的寄托。即使僧人不在身边,但通宵明亮的月光似乎也在为他指引方向,给予安慰。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月光不仅照亮了夜晚,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灵之路。
最后,“年华驻筇竹,从尔谢山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时间的感慨。筇竹在这里象征着永恒与坚韧,仿佛时间在竹子面前停滞不前。诗人感谢山灵,感谢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