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花前第几春。却看桃片委苔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赏花的雅致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对古代文人的追忆。诗人通过“欲问花前第几春”这一句,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好奇与期待的氛围中,仿佛在询问着春天的轮回,又似乎在探寻着时光的流转。
接着,“却看桃片委苔尘”一句,诗人以桃花凋零、落于苔藓之上的情景,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并非纯粹的悲伤,而是一种对美好瞬间消逝的感慨,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赋情谁及杜司勋”一句,诗人将自己与唐代大诗人杜牧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己情感表达能力的自信与自豪。杜牧以其深情的笔触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著称,诗人在此自比,不仅展现了对杜牧的敬仰之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才华的肯定。
接下来的两句,“菱髻初装珠络小,芹泥浅傅玉膏匀”,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打扮的情景。菱形发髻上点缀着小巧的珠饰,芹泥(可能是指某种化妆品)涂抹得均匀细致,如同玉膏一般。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精致,也隐喻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最后,“轻衫细马那时人”一句,通过“轻衫细马”的形象,勾勒出当时人物的穿着打扮,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时代风貌。这里的“那时人”既指过去的人物,也可能是诗人自己,或者是那些与他共享文宴之乐的朋友。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友情与艺术交流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历史、对友情以及对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与表达。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赏花的诗,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对生命、时间与美的深沉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壁山主客考绩便归穗城长句
壁山昔共游璧水,别馆观光君所起。
师儒历历坐四筵,绕筵立立青衿子。
高谈道艺到虞唐,习射来观如堵墙。
尔后门前径草封,钟鼓不见歌洋洋。
璧山名迹历中外,当时素业今弛张。
君归为访朱明洞,朱明近已开书堂。
题橘洲居士别业图
太湖畴昔吾曾游,东洙西崦入湖陬。
小从悬木望缥缈,洞庭云飞天际流。
茆公见我招手迎,惜也欲渡无扁舟。
愤将湖水一口汲,喷济万物泽九州。
三十年来抱孤志,时不可得徒淹留。
披图宛见蔡氏裔,四时始悟功成休。
高踪已逐鸱夷去,至今芳躅留橘洲。
还闻橘洲邻夏湾,一水旁通流玉沟。
两山对峙深门阙,瑞气浮空如蜃楼。
橘洲居士称时清,五湖波浪谢五侯。
花开花落记年华,玲珑硕果斜阳收。
自非田桑八百之草庐,即为木奴过千头。
居士居士谁与俦?
自受天乐无人休,北圃南田游寿乡,一声长啸如鸾凰。
俯视夫差避暑湾,豪华既尽何荒凉!
吴王越相俱寂寞,惟有震泽春天三江瀼瀼之流长。
居士有子曰九逵,隐居肯构以肯堂。
通籍于今留翰苑,君子福泽殊未央。
乘风飞锡欲与去,令我三十载幽期一日偿。
当时请扫茅公坛,分我地亦何伤?
《题橘洲居士别业图》【明·湛若水】太湖畴昔吾曾游,东洙西崦入湖陬。小从悬木望缥缈,洞庭云飞天际流。茆公见我招手迎,惜也欲渡无扁舟。愤将湖水一口汲,喷济万物泽九州。三十年来抱孤志,时不可得徒淹留。披图宛见蔡氏裔,四时始悟功成休。高踪已逐鸱夷去,至今芳躅留橘洲。还闻橘洲邻夏湾,一水旁通流玉沟。两山对峙深门阙,瑞气浮空如蜃楼。橘洲居士称时清,五湖波浪谢五侯。花开花落记年华,玲珑硕果斜阳收。自非田桑八百之草庐,即为木奴过千头。居士居士谁与俦?自受天乐无人休,北圃南田游寿乡,一声长啸如鸾凰。俯视夫差避暑湾,豪华既尽何荒凉!吴王越相俱寂寞,惟有震泽春天三江瀼瀼之流长。居士有子曰九逵,隐居肯构以肯堂。通籍于今留翰苑,君子福泽殊未央。乘风飞锡欲与去,令我三十载幽期一日偿。当时请扫茅公坛,分我地亦何伤?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9667c6c9a6174a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