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狗盗(gǒu dào)的意思:指以卑劣的手段、不光彩的方式窃取财物或抄袭他人成果的行为。
国兵(guó bīng)的意思:国家的军队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六国(liù guó)的意思:指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也用来形容众多国家或势力并存的局面。
论德(lùn dé)的意思:以德论人,以品行评价他人。
鸣将(míng jiāng)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发出号角,鼓舞士气,激励将士奋勇杀敌。
七雄(qī xióng)的意思:七个英勇的雄壮人物或势力。
同合(tóng hé)的意思:指相同或相合,表示事物相互一致或相配合。
雄势(xióng shì)的意思:指强大的势力或气势,形容威严雄壮。
- 注释
- 二百四十载:指特定的历史时期,这里是泛指长时间的动荡。
海内:古代指中国境内,这里代指国家内部。
纷纷:杂乱的样子,形容局势不稳定。
六国:战国时期的六个主要国家。
兵同合:各国的军队联合在一起。
七雄:战国七雄,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大国家。
势未分:势力分布尚未明朗,指没有明显的胜负之分。
从成:服从或跟随正确的策略以达到成功。
拒秦帝:抵抗秦国统一的意图。
策决:做出重大决策。
苏君:指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鸡鸣:指能学鸡叫骗开城门的技能,比喻小技。
狗盗:偷盗的小技,也是比喻。
论德:根据道德来评价。
不论勋:不只看功劳大小。
- 翻译
- 二百四十载,国家里多么纷乱。
六个诸侯国军队联合起来,七大强国的局势还未明朗。
顺从成就拒绝了秦国的霸业,决策的关键时刻咨询了苏秦。
依靠鸡鸣狗盗之徒,评判人时重品德不重功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历史局势,以及各自为政、势力未分的情况。开篇“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表达了时间背景和国家动荡不安的情形。“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进一步强调了当时的军事联盟与权力的分散状态。
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人物“从成拒秦帝”,可能是在暗示战略家孙武(也称孙子)拒绝秦始皇的邀请,而策决问苏君则是询问苏代关于用兵之道。这里展现了古代智者对于战争和国家大事的深刻洞察。
“鸡鸣将狗盗”一句,借用了古人评说名将如同雄鸡报晓、勇士若盗犬一般,以此比喻军中英杰之才。而“论德不论勋”则表达了一种选拔官的观点,即重视才能和品德而非只看功绩。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有力,展示了作者对古代历史事件及其人物的深刻理解与鉴赏。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诗人对于国家安危和英雄英杰的关切,以及对于才德兼备之士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正月三日胡季亨及伯信仲威叔贤昆仲欧阳宅之李达可同自永和来雨中小集叠岫阁用金鼎玉舟劝酒下视梅林戏举说命五说戏祝六君蒙次前韵赋佳篇各徵旧事各以一篇为谢.答欧阳宅之
安流咫尺异踰淮,有兴何妨叠棹来。
茗碗茅柴殊易耳,萍齑豆粥岂难哉。
谈锋不怕通宵直,燕席宁辞逐日开。
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