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耶雪乎,四问而四不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寒声(h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凉、冷冽。
连城(lián chéng)的意思:形容关系紧密,相互依存的两个或多个事物。
人舍(rén shè)的意思:指人们舍弃自己的私利,为了公共利益而奉献自己。
通国(tōng guó)的意思:全国都通行的意思,表示遍及全国、普遍通用。
夜明(yè míng)的意思:指夜晚明亮如白昼。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竹屋(zhú wū)的意思:竹屋是指用竹子搭建的房屋,比喻简陋、贫穷的住所。
竹户(zhú hù)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简陋住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雅的冬日夜晚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幽居生活的向往。
“竹屋夜明,竹户寒声。” 开篇以竹屋与竹门在夜晚的明亮与寒冷声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清冷的氛围。竹子的坚韧与夜晚的寂静相映成趣,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幽人舍琴而起视,香通国而白连城。”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之美。幽居之人放下手中的琴,起身观察四周,似乎在寻找什么特别的景象。而“香通国而白连城”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香气,它不仅弥漫在整个国家,甚至延伸至远方的连绵山城。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描述,更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广泛传播的赞美。
“梅耶雪乎,四问而四不应。” 最后两句将焦点转向了梅花与雪花,通过“梅耶雪乎”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冬日美景的赞叹。然而,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却得不到回应,或许是在暗示这种美只能被内心感受,无法言语表达。四个“四不应”构成了回环往复的韵律,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感,同时也强化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情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竹屋之中,感受到冬日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