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无 为 使 君 尊 兄 见 寄 之 什 宋 /张 栻 江 山 接 境 相 望 近 ,风 雨 一 春 音 问 疎 。安 得 从 公 苕 霅 上 ,幅 巾 一 叶 卧 看 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公(cóng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幅巾(fú jīn)的意思:指巾帛的尺寸大小,也比喻事物的规模大小。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接境(jiē jìng)的意思:接触到新的环境或领域。
看书(kàn shū)的意思:指毅然决然,下定决心,舍弃退路,全力以赴。
苕霅(tiáo zhá)的意思:指农田中杂草丛生,耕作困难。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音问(yīn wèn)的意思:指通过听觉和口头询问来获取信息。
- 注释
- 江山:指自然景色中的山河。
接境:相连的边界。
相望近:彼此靠近,能互相看到。
风雨:自然界的风雨。
音问:书信往来。
疏:稀少,不频繁。
安得:如何能够。
从公:跟随您,表示敬意。
苕霅:古代浙江的河流名,这里代指某处水边之地。
幅巾:古代文人常戴的简单头巾。
一叶:形容小船或扁舟。
卧看:躺着阅读,悠闲自在。
- 翻译
- 江山相连,彼此相望,距离近在咫尺
春天的风雨中,我们的联系却变得稀疏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图景。"江山接境相望近"一句,表达了诗人居住之地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的情形,给人以物我两忘的感觉。"风雨一春音问疏"则透露出诗人对外界消息关注之心,即便是在春天风吹雨斥的日子,也不妨碍他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探询。
接下来的"安得从公苕霅上,幅巾一叶卧看书"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阅读乐趣的情景。"安得"表达了一种渴望或追求的语气,而"从公苕霅上"则可能暗示着某种特定的书卷或者知识来源。"幅巾一叶卧看书"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找到一片清净之地,将头巾铺开作为枕头,舒适地躺卧于其上专心阅读的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对于知识和世界消息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一种平静、理想化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情诗
暧暧云间月,圆缺自有时。
翩翩梁上燕,犹傍故巢归。
如何远游子,去去无返期。
别时春葩芳,今见秋叶飞。
洞房夜凄其,寂历生尘丝。
流萤入孤幔,蟋蟀鸣坐隅。
精诚感宵梦,会晤空斯须。
宁作清流源,不作浊水泥。
冰霜谅自保,兹怀君讵知。
清河口
河之水,何漫漫。昔与淮相安,今溢淮南岸。
淮流入江古未闻,河水一入江流浑。
清河之口渺无际,黄云浊浪相吐吞。
河滨居民危岌岌,门基水齧无墙壁。
旧时官路已成河,旋结颓茅蔽风日。
日食何能给烟爨,妻啼儿号常夜半。
相看朝夕难自保,流亡已遂惊鸟散。
曾闻三白兆丰馀,水及故岸蝗为鱼。
徵之近岁两无应,飞蝗江北江南俱。
蝗大发,害我禾。水大至,荡我家。明年水至将奈何。
决池篇
汉家防事习水战,今朝忽报开昆明。
片纸朱批下乡里,官票频催调健丁。
健丁二十堪差调,中男十四仍嫌少。
强将笠子撮短发,宁忍欺官免追召。
公家作役敢告劳,难平夫长恣侵嗷。
付钱监吏须笔墨,终日未保无鞭敲。
去岁五侯建第时,我为上户已倾赀。
而今又报是殷实,会令鬻子官岂知。
昨日何人起赤城,我锄正似尔杵声。
只道决池藏战舰,那知耀德不观兵。
和施彦器宪副
君从何方来,奇胸讵多得。
但指龟在涂,或诵蝇止棘。
岂无国士风,所虚理人职。
岂无蓄盖私,所见鸣仗斥。
采苓困首阳,宰社拜曲逆。
缅怀天步遥,只觉周道直。
归欤雁荡山,千峰抱云黑。
灼灼东篱英,聊以试酒力。
宁烦藉二桃,谁能顾双璧。
于此有玄思,众人固不识。
君情我所钦,晤语附深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