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达上人归乡》
《送达上人归乡》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古风

肯堂不晓巴蜀音,卐庵错以心传心

当时尽道有分付,一盲众盲讹至今

上人觑破便西溯,丑恶却须善藏护。

若也轻轻露一斑,连汝恶名无雪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巴蜀(bā shǔ)的意思:指蜀地,古代巴国与蜀国的合称,泛指巴蜀地区。

丑恶(chǒu è)的意思:丑陋恶劣、不美好的样子或品质。

传心(chuán xīn)的意思:通过默契或非言语的方式传递思想、情感或信息。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恶名(è míng)的意思:指坏名声、不好的名誉。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肯堂(kěn táng)的意思:表示愿意接纳、欢迎对方到自己的堂屋中,形容待人热情好客。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心传(xīn chuán)的意思:心灵相通,心意相传

一斑(yī bān)的意思:从一个细节或者一个方面可以推断出整体的情况或者特征。

有分(yǒu fèn)的意思:有区别、有差别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以心传心(yǐ xīn chuán xīn)的意思:用心与人交流、沟通,心灵相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送达上人归乡》。诗中通过描述一位名为上人的僧侣返回故乡的过程,表达了对上人智慧与道德品质的赞赏。

首句“肯堂不晓巴蜀音”,以“肯堂”比喻上人,暗示其虽身处异乡,却能理解并融入当地文化,展现出其适应力和包容性。然而,“不晓巴蜀音”则暗含了一种误解或隔阂的存在,引出下文对上人智慧的探讨。

“卐庵错以心传心”中的“卐庵”可能是指上人的住处或某种象征,而“心传心”则强调了上人通过心灵的交流而非言语直接传授知识或道理,体现了高深的智慧和独特的教学方式。

“当时尽道有分付”表明在上人离开时,人们都相信他会有明确的安排或指示,但“一盲众盲讹至今”则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信任逐渐被误解和曲解,暗示了社会上对上人智慧和意图的误读。

“上人觑破便西溯”中的“觑破”意为洞察真相,上人能够看穿这一切,选择向西行进,这不仅展现了其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也暗示了他寻求真理或更高境界的决心。

“丑恶却须善藏护”强调了上人在面对社会上的丑陋现象时,不仅不会暴露自己的立场,反而会以善待之,表现出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宽广的胸怀。

最后一句“若也轻轻露一斑,连汝恶名无雪处”则是对上人谨慎行事的赞扬,即使他只是稍微透露了自己的想法或行动,也能避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保护自己和周围人的名声不受损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上人归乡过程的描绘,赞美了其智慧、道德品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上人行为准则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送少微上人游天台

石桥人不到,独往更迢迢。
乞食山家少,寻钟野路遥。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

(0)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

片石羊公后,凄凉江水滨。
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
鵩集占书久,鸾回刻篆新。
不堪相顾恨,文字日生尘。

(0)

送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
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0)

重推后却赴岭外待进止,寄元侍郎

却访巴人路,难期国士恩。
白云从出岫,黄叶已辞根。
大造功何薄,长年气尚冤。
空令数行泪,来往落湘沅。

(0)

送处士归州,因寄林山人

陵阳不可见,独往复如何。
旧邑云山里,扁舟来去过。
鸟声春谷静,草色太湖多。
傥宿荆溪夜,相思渔者歌。

(0)

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钱

春草长河曲,离心共渺然。
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
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
山东征战苦,几处有人烟。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