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茶 与 和 甫 宋 /王 安 石 彩 绛 缝 囊 海 上 舟 ,月 团 苍 润 紫 烟 浮 。集 英 殿 里 春 风 晚 ,分 到 并 门 想 麦 秋 。
- 翻译
- 彩色丝线缝制的囊如海上的小舟
月亮像圆润的团子,紫烟在其中轻轻漂浮
- 注释
- 綵绛:彩色丝线。
缝囊:缝制的袋子。
海上舟:像海上的小船。
月团:圆月。
苍润:清冷而湿润。
紫烟:紫色的雾气。
集英殿:宫殿名,可能指皇家藏书之处。
春风晚:春夜的微风。
并门: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的城门。
麦秋:秋天的麦收季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寄茶与和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寄托。
“綵绛缝囊海上舟”,这里“綵绛”形容云彩的颜色,给人一种柔和而又迷人的感觉。诗人将这些云比作缝在海面上的舟,这种意象既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也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月团苍润紫烟浮”,这一句则是对夜晚景色的描写。“月团”指的是圆满的月亮,“苍润”形容光线柔和而又湿润,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整句话营造了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
“集英殿里春风晚”,诗人提到了“集英殿”,这里是对一个具体地点的描写。“春风晚”则表达了时序感和季节感,春天的风已经在晚些的时候轻拂过,这里有着对时光流逝的体验。
“分到并门想麦秋”,这一句中,“分到并门”可能是指到了一个地方或者到了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想麦秋”则让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麦子成熟的季节。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好的描绘,也可以看作诗人内心对于安稳生活和希望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海上云舟、夜晚月色、殿中春风以及田间麦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在特定时刻下的个人体验与情感寄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其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也透露了其内心对于平和、丰收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嘉禾道中
语溪东去接槜李,一望迢迢将百里。
问谁夜泛不知疲,岭海狂生语溪吏。
自来此地两春秋,吏事不治空怀忧。
簿书期会纷来往,白日奔趋夕未休。
一叶轻舟驾双棹,逐电追风期速到。
三老寒宵迥不眠,群夫踏尽严霜道。
石门咫尺连皂林,同乡高含时相寻。
不羡秋风乘博望,宁誇雪夜下山阴。
人生漂梗应难住,明日行踪定何处。
汉闼积薪那足论,庄园梦蝶聊堪语。
归来且自酌流霞,搔首蓬窗对月华。
江湖吏隐尽快意,三山何处访仙家。
过严陵钓台
客子有游兴,乘春恣行迈。
扁舟下湘江,淩晨访严濑。
抚景怀往踪,临风动长慨。
为想羊裘翁,蜕迹人境外。
泉石中膏盲,轩冕等尘界。
故人御六龙,弓旌远相逮。
飞潜各有适,出处自殊态。
助理望徒勤,蜚遁志逾介。
横足动星象,挥手谢冠盖。
清风寄一丝,高名互千载。
日夕波涛狂,踟蹰慕英概。
十五夜月同诸公饮五仙观
九十秋光今已半,天河无云星历乱。
须臾明月出东海,散落清辉遍遥汉。
素魄盈盈桂树边,金波沐沐璚楼畔。
坡山形胜昔称奇,良夜移尊赏最宜。
神飙乍转三清界,玉露时披五穗枝。
白莲池上仙踪远,玄武坛前剑气垂。
胜游况值兹灵景,深杯拚醉忘宵永。
且将行乐越流光,莫把蹉跎对孤影。
君不见五仙昔日骑五羊,金丹炼就还帝乡。
嵯峨怪石空留瑞,至今千载传其芳。
世人局促徒为尔,牢落尘途甘没齿。
黄粱已熟梦未醒,回看明月常如此。
月明今夕正中天,湖海知心尽此筵。
直须对月倾数斗,得失盈亏任自然。
明月有圆亦有缺,人生莫漫轻离别。
但愿金尊酒不虚,年年酩酊酬佳节。
《十五夜月同诸公饮五仙观》【明·梁岳】九十秋光今已半,天河无云星历乱。须臾明月出东海,散落清辉遍遥汉。素魄盈盈桂树边,金波沐沐璚楼畔。坡山形胜昔称奇,良夜移尊赏最宜。神飙乍转三清界,玉露时披五穗枝。白莲池上仙踪远,玄武坛前剑气垂。胜游况值兹灵景,深杯拚醉忘宵永。且将行乐越流光,莫把蹉跎对孤影。君不见五仙昔日骑五羊,金丹炼就还帝乡。嵯峨怪石空留瑞,至今千载传其芳。世人局促徒为尔,牢落尘途甘没齿。黄粱已熟梦未醒,回看明月常如此。月明今夕正中天,湖海知心尽此筵。直须对月倾数斗,得失盈亏任自然。明月有圆亦有缺,人生莫漫轻离别。但愿金尊酒不虚,年年酩酊酬佳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0667c6afe61a77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