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寸阴(cùn yīn)的意思:指时间的短暂和宝贵。
饭袋(fàn dài)的意思:比喻贪吃而无所作为的人。
非心(fēi xīn)的意思:非常认真,毫不马虎
丰干(fēng gàn)的意思:形容人才丰富,能力强大。
机深(jī shēn)的意思:形容人机智深厚,思维敏捷。
见机(jiàn jī)的意思: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行动或作出决策。
闽峤(mǐn qiáo)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
饶舌(ráo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流利,善于说话。
赏音(shǎng yīn)的意思:欣赏音乐声音。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惜寸阴(xī cùn yīn)的意思:指珍惜每一寸时间,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
- 注释
- 学道:学习佛法。
尤须:尤其需要。
惜:珍惜。
寸阴:片刻光阴。
漫劳:徒然劳累。
饭袋:比喻空虚无所承载。
走丛林:在寺庙间奔走。
沩山:历史上的佛教大师。
提宗印:传承佛法正统。
闽峤:福建地区。
绝赏音:不再有欣赏的人。
得髓:领悟佛法本质。
得皮:理解表面现象。
无著相:不执着于外在形式。
非心非佛:超越世俗之心与佛的境界。
见机深:洞察事物的本质很深。
丰干:禅宗人物。
饶舌:多嘴。
月在碧潭:月光照亮碧绿的潭水。
空指心: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 翻译
- 学习佛法更要珍惜每分每秒,徒然带着空袋子奔波于寺庙丛林。
沩山和尚过去曾传承佛法正统,但在现今闽地已难觅知音赏识。
领悟佛法精髓和表象都不执着,超越心佛之见,洞察深远。
丰干禅师难免有时多言,但月光映照碧潭,他只是指向自己的内心。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洪所作,名为《和尚善西禅寺冲虚宫诗(其一)》。诗中蕴含深厚的佛学思想,体现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理解与赞美。
“学道尤须惜寸阴,漫劳饭袋走丛林。” 这两句强调学习佛法的紧迫感和珍贵,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珍惜,而不应被世俗琐事所困缚。"沩山自昔提宗印,闽峤于今绝赏音。" 这里提到的“沩山”是指唐代高僧沩山灵佑,他的禅法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而“闽峤”则可能是另一个地名或寺庙,表明到现在为止,那里的佛法修持已无人能与之相比。
"得髓得皮无著相,非心非佛见机深。" 这两句是对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的描绘,其中“得髓得皮”意味着透彻了禅法的精髓,“无著相”则表明修行到达无所执着的境界,而“非心非佛”是对《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体现。
最后两句"丰干未免成饶舌,月在碧潭空指心。" 可能是在批评那些口若悬河却无实践的修行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那个“碧潭”象征着清净的心灵深处。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修持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于佛法的敬仰与个人内在修为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