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六月六日避难回家即咏三章·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门(chéng mén)的意思:指城市的大门,也用来比喻防御措施或者机构。
房屋(fáng wū)的意思:指处境相同、遭遇相似的人,互相理解、互相关心。
锅灶(guō zào)的意思:指家庭生活的一切,包括饮食起居。
鞠躬(jū gōng)的意思:鞠躬是指低头弯腰向前屈身,表示敬意、谦虚或感谢。
前房(qián fáng)的意思:指在战争或竞争中,先发制人,先行攻击对方的一方。
墙壁(qiáng bì)的意思:指建筑物或围墙的侧面,也比喻界限或限制。
烧空(shāo kōng)的意思:指把空气或燃料烧尽,形容耗费或浪费得一无所得。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家园被毁的凄凉景象,薛昂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首句“走到城门一鞠躬”,诗人以谦卑的动作开始叙述,仿佛在向过往的岁月和即将揭露的悲剧致以敬意。接着,“街前房屋尽烧空”一句,直接点明了家园遭受战火的惨状,街道两旁的房屋已被烈焰吞噬,一片废墟。
“家中墙壁虽犹在,锅灶毫无四面通。”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后家园的荒凉景象。即使残存的墙壁依旧屹立,但曾经温暖的锅灶已不复存在,四周空荡荡的,没有一丝生活的痕迹。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创伤,家园的破败象征着生活的破碎与绝望。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薛昂若以个人的经历为背景,将普遍的苦难具象化,唤起读者对战争受害者深切的同情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