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腥因汲水,易熟为多盐。
馈客双瓶少,随身一盒兼。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白蟛蜞的日常食用习惯,以及其在生活中的普遍性。通过“风俗园蔬似”,诗人将白蟛蜞与常见的蔬菜相提并论,暗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与普及。接着,“朝朝下白黏”则强调了白蟛蜞作为日常食物的频繁食用。
“难腥因汲水”一句,巧妙地解释了白蟛蜞不易产生腥味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其生长环境或清洗方式,这体现了诗人对食材特性的细致观察和理解。“易熟为多盐”则点出了白蟛蜞烹饪简便的特点,只需加盐即可食用,反映了其作为食材的便利性。
“馈客双瓶少,随身一盒兼”两句,描述了白蟛蜞作为待客之物的简单携带方式,无论是馈赠还是自用,都显得轻便实用,体现了其在社会交往中的实用价值。
最后,“儿童频下水,多卖与闾阎”则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展现了白蟛蜞在儿童间的游戏与交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同时也体现了其经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白蟛蜞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用途和普遍性,不仅展现了其作为食物的特性,也反映了其在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是一幅鲜活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