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淮上遇便风》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淮 上 遇 便 风 宋 /苏 舜 钦 浩 荡 清 淮 天 共 流 ,长 风 万 里 送 归 舟 。应 愁 晚 泊 喧 卑 地 ,吹 入 沧 溟 始 自 由 。
- 注释
- 浩荡清淮:清沏的淮水波涛浩荡。
天共流:看天与水交接的远处,水天一色,似乎在一起流。
浩荡,形容河宽水盛。
天共流:看天与水交接的远处,水天一色。
长风:远风。
喧卑地:喧嚣低湿之地。
卑地,低湿之地。
卑,低。
沧溟:指水弥漫貌,常用以指大海。
- 翻译
- 清澈的淮水浩浩荡荡,好像与天河汇合同流,远风打从万里吹来,吹送着我小小的归舟。
黄昏时假如泊舟在喧闹低湿的地方,将令我忧愁。愿长风把我的行舟吹进辽阔的大海,在那儿我才能领受真正的自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和淮上遇便风》,描绘了淮河浩渺的水势与长风送舟的景象。首句“浩荡清淮天共流”展现了淮河水势之大,仿佛与天相接,给人以壮阔之感。次句“长风万里送归舟”则通过“长风”和“万里”,传达出诗人乘风破浪、归心似箭的心情。
后两句“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忧虑。他担心傍晚时分船泊在嘈杂低洼之地,不如让风将自己吹向广阔的沧海,那里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诗人寓情于景,借风的自由象征自己的理想追求,希望摆脱尘世烦扰,寻求心灵的解脱。整体而言,此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