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浪(bō l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连续不断的状况。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法性(fǎ xì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行为符合道德法则,遵守法纪。
沟渠(gōu qú)的意思:指水流沟渠,比喻言辞或行为的出处和根据。
流浪(liú làng)的意思:形容失去家园或固定居所,四处漂泊无依。
六道(liù dào)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即人死后的六种不同的轮回状态。
迷人(mí r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吸引力,令人着迷。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三涂(sān tú)的意思:指一种三次涂抹的技法,比喻重复多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失路(shī lù)的意思:迷路,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为是(wéi shì)的意思:指言行正直,坚持真理。
无始(wú shǐ)的意思:没有起始点或起源,指事物没有开始的时候。
性大(xìng dà)的意思:形容人的欲望、胃口、野心等非常大或过于放纵。
愚夫(yú fū)的意思:指愚昧无知的丈夫,也用来形容愚蠢的男性。
憎恶(zēng wù)的意思:极度厌恶、非常憎恶
不生不灭(bù shēng bù miè)的意思:不生不灭是一个佛教用语,意为“既不生,也不灭”。它表达了佛教中的“无常”观念,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
- 鉴赏
这首诗《回波乐(其二)》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与存在的本质。
“法性大海如如”,开篇以大海比作法性,形象地描绘出法性的广阔无垠和恒常不变。大海的“如如”状态,象征着法性的寂静与真理的本质。然而,“风吹波浪沟渠”,风吹动海面,激起层层波浪,比喻生命的起伏不定和世事的变幻莫测。波浪在沟渠中流淌,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苦难。
接着,“我今不生不灭,于中不觉愚夫”,诗人自省,表示自己追求着不生不灭的状态,即超越生死、永恒存在的境界。然而,在这种追求中,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无知与愚昧,未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
“憎恶若为是恶,无始流浪三涂”,诗人进一步反思,对世间的一切憎恶是否真的正确?这是否也是一种错误?他追问,从无始以来,人们在六道轮回中无尽地流转,遭受痛苦,这是否就是生命的最终归宿?
“迷人失路但坐,不见六道清虚”,最后,诗人指出,许多人在生命的旅途中迷失方向,只是坐着等待,未能看到六道轮回背后的清净与虚空。这里的“清虚”寓意着解脱与自由,是对超越世俗束缚、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反问,深刻揭示了生命与存在的复杂性,以及对真理和解脱的不懈追求。它鼓励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探索超越表面现象的深层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