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杨寿若明经悼亡诗后二首·其一》
《题杨寿若明经悼亡诗后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夫子沧洲逸,相逢黍离

可怜逃难后,更赋悼亡诗。

尘土琼树霜风玉芝

廿年琴瑟好,弦断为君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悼亡(dào wáng)的意思:悼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悼指哀悼、悲痛,亡指死亡、去世。悼亡的基本含义是对逝去的人表示悲痛和哀悼。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更赋(gēng fù)的意思:更加富有,更加充实。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琴瑟(qín sè)的意思: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感情和谐,相互配合,如琴瑟合鸣。

琼树(qióng shù)的意思: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黍离(shǔ lí)的意思:黍离是指黍谷离乡,比喻离开故乡。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逃难(táo nàn)的意思:逃离危险的地方,寻找安全的地方避难。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玉芝(yù zhī)的意思:指美丽而珍贵的事物,也用来形容人的美貌和才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所作,题目为《题杨寿若明经悼亡诗后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杨寿若在流离失所后的深深同情和对其亡妻的深切哀悼之情。

"夫子沧洲逸",开篇以夫子自比,暗示友人杨寿若的才情出众,却因世事变迁而流落他乡。“相逢叹黍离”,借用《诗经·王风·黍离》的典故,表达两人相见时的感慨,感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可怜逃难后,更赋悼亡诗",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艰难困苦之后,还要写下悼念亡妻的诗歌,其心境凄凉可见一斑。“尘土埋琼树,霜风凋玉芝”运用比喻,将亡妻比作珍贵的琼树和玉芝,形象地写出她的美好被尘土和严寒无情摧残,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廿年琴瑟好,弦断为君悲”,回忆起两人曾经的琴瑟和谐,如今只剩断弦之痛,诗人直接抒发对亡者的哀思,以及对友情的深沉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亡者的深切哀悼。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怀姚太守熙载

仙郎早岁握灵蛇,文藻翩翩散彩霞。

五马忽看乘晓月,一尊仍喜对秋花。

征帆汉水天河远,归路枫林日驭斜。

世事悠悠君莫讶,乘风吾欲问胡麻。

(0)

岁甲子叛兵犯广州师大溃将失律也慨然赋之以纪其事·其二

世步逢多难,真遗玉食忧。

连环当日计,借箸几人筹。

共睹车前辙,谁从野外谋。

鲸波犹恶甚,病客未销愁。

(0)

春日郊行

骝马东风好,聊为郭外行。

野花随地发,烟雨过朝晴。

笑倚当垆女,歌调隔树莺。

王孙归未得,芳草怨难平。

(0)

游白竹山

海天一眺望,胜地共为邻。

策杖人知少,携蔬道味真。

佳城子职尽,仙洞客来频。

青松灵气古,白竹泪痕新。

风木情何极,霜鸟感亦神。

因悟栽培意,应知启后人。

(0)

送荆考功视学滇南·其一

十年华省叹淹留,一诏惊从万里游。

拥节遥过荒徼地,传经犹是古梁州。

天连越巂蛮烟晓,沼泛昆明汉水秋。

莫问旧曹朋好在,山公谁复似风流。

(0)

己亥仲夏游上杭南泉寺僧月修诵王阳明南征闲游寺诗因次韵

司马南征甫偃戈,寻幽漫步入藤萝。

坐看剑卖还耕犊,会见农忙理故蓑。

闽壤烟消清永夜,粤江雨过涨新波。

禅堂遗咏徵前古,老我长吟夕照多。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