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摧残(cuī cán)的意思:摧毁、破坏、使受到严重伤害
灯晕(dēng yūn)的意思:指眼睛因为看太久亮光而感到晕眩的状态。
感恨(gǎn hè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感到愤怒和憎恨。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老瞒(lǎo mán)的意思:指老实巴交、诚实可靠。
临安(lín ān)的意思:指临时安顿、临时借宿的意思。
千般(qiān bān)的意思:形容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情怀(qíng huái)的意思:指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感情体验和情绪态度。
雀台(què tái)的意思:雀台是指小鸟停歇的高台,比喻权势短暂、虚弱无力。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探春(tàn chūn)的意思:指探访春天景色,也用来比喻探寻美好的事物或追求幸福的愿望。
铜雀(tóng què)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铜制乌鸦和雀鸟,用来装饰宫殿。比喻官员贪污受贿,沉迷享乐,不思进取,不忠于职守。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铜雀台(tóng què tái)的意思:指古代宫殿中供奉神灵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官场中的权力核心。
- 鉴赏
这首诗是刘辰翁的《江城梅花引·其二》,创作于宋末元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此诗开篇“相思无处著春寒”,即点明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春日之中,怀抱相思之情,却又无法寄托。这份相思不仅融入了春天的冷清气息,更渗透在每一个角落。接着,“傍阑干。湿阑干。”描绘出诗人独自靠在湿漉漉的栏杆旁,这种环境加深了情感的凄凉。
“似我情怀,处处忆临安。”这里的“临安”指的是南宋都城,即今日的杭州。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思念,每一个地方都能引起他对临安的回忆,这种乡愁与相思交织,令人心绪难平。
“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想象着远方村庄里的和谐气氛,那里的人们可能正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古代的传统节日——上元节(即元宵节)。这种想象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是花是雪无意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冷漠,既不像欣赏春天的花朵,也不像观赏冬日的雪花,这份冷淡蕴含着内心深处的悲凉。
“雨摧残。雨摧残。”连续两句强调了雨水对自然之美的破坏,也象征着时间对美好事物的侵蚀。这不仅是外在景物的毁灭,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颓败。
“探春未还。到春还、似不如闲。”这几句透露了诗人的春日游历并未带来预期中的愉悦,反而觉得与平日的安闲无比,不如就保持原样。
“感恨千般、憔悴做花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忧伤达到了极点,他感觉到自己即使想要去饰演那春天中美丽的花朵,也是那么的艰难。这里的“憔悴”形容了诗人的心情,既复杂又痛苦。
最后,“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诗人表达了即使不能和所爱之人共度美好时光,也愿意与你一起沉浸在酒精的甜美幻觉中。然而,这份奢望也只是空谈,因为那位君子不再身边,而铜雀台的高度让诗人只能遥望,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达到了顶点。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无法与所爱之人共度时光的哀愁。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杰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和乐天南园试小乐
闲步南园烟雨晴,遥闻丝竹出墙声。
欲抛丹笔三川去,先教清商一部成。
花木手栽偏有兴,歌词自作别生情。
多才遇景皆能咏,当日人传满凤城。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