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谓九重恩未替,复颁一札意犹亲。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乞 身 不 获 再 和 宋 /吴 芾 老 合 休 官 况 七 旬 ,我 非 辞 富 欲 居 贫 。也 知 光 景 无 多 日 ,更 觉 筋 骸 不 逮 人 。岂 谓 九 重 恩 未 替 ,复 颁 一 札 意 犹 亲 。囊 封 再 上 终 期 允 ,已 对 苍 穹 誓 此 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逮(bù dǎi)的意思:无法逃脱、无法抵挡
苍穹(cāng qióng)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空。
多日(duō rì)的意思:连续多天
官况(guān kuàng)的意思:指官员的境况或官场的情况。
光景(guāng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象、状况或情况。
合休(hé xiū)的意思:共同休息
筋骸(jīn hái)的意思:指人的身体骨骼和肌肉,也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健壮有力。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囊封(náng fēng)的意思:指将功绩、收获等都装进囊中封起来,不向外界展示。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休官(xiū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休息或离职,不再担任官职。
终期(zhōng qī)的意思:指最后的阶段,最终的时期。
- 翻译
- 年事已高接近古稀,我并非因财富而辞职选择贫困。
深知时日无多,身体机能更是不如从前。
没想到皇恩浩荡未曾减少,又颁发诏书情意深厚。
再次封装奏章,只求得到批准,我已向苍天立誓效忠到底。
- 注释
- 老合休官:年事已高应当退休。
况七旬:接近古稀之年。
辞富:辞职放弃财富。
欲居贫:选择贫穷生活。
光景:时光。
无多日:所剩不多的日子。
筋骸:筋骨。
不逮人:不如他人健康。
九重恩:深厚的皇恩。
未替:未曾减少。
一札:一道诏书。
意犹亲:情意仍然亲近。
囊封:装入奏章的袋子。
再上:再次呈上。
终期允:最终期望得到批准。
苍穹:天空。
誓此身:发誓以身许国。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吴芾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反思与淡泊名利的情怀。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老合休官况七旬”一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疲惫与期盼退休之心。七旬指的是70岁,这在古代被视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味着人到老年,应该享受平静的晚年生活。
“我非辞富欲居贫”则透露出诗人的淡泊名利的心态,他并非是因为厌恶财富而选择过上清贫的生活,而是出于个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也知光景无多日,更觉筋骸不逮人”两句,诗人意识到生命有限,年华易逝,同时身体机能的衰退,也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时光飞逝和身体的老化。这里的“更觉筋骸不逮人”,表达了对年龄增长带来生理变化的无奈。
接下来的“岂谓九重恩未替,复颁一札意犹亲”则是在感激朝廷的恩惠,不仅没有削减,而且还再次授予他一份特殊的任命(一札),这表明了朝廷对他的信任与厚爱。
最后,“囊封再上终期允,已对苍穹誓此身”则是诗人决心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国家,他已经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这种精神和决心令人敬佩。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官员对于功名利禄的反思,以及对个人生命价值追求的深刻表达。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忠诚于国家、不离不弃的情操,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马谣
桑乾道,滹沱野,羽箭材宫南送马。
太仆火印何权奇,瘴乡不产龙媒姿。
一行五百匹,日驰百里。农夫锉草,妇子汲水。
健儿来何方,官帖十行。鞭棰在手,戟髯怒张。
刍豆供给苦不足,猎犬鞲鹰饱馀肉。
送马者去吏索钱,农夫鬻牛妇子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