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彼此(bǐ cǐ)的意思:互相;相互之间
不拘(bù jū)的意思:不受限制,不受拘束
定形(dìng xíng)的意思:定形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确定形势或结果。第二个含义是指使某物变得稳定或固定。
顶望(dǐng wàng)的意思:指高高仰望,非常崇拜或敬佩。
飞瀑(fēi pù)的意思:形容水流如瀑布一样奔腾不息或迅猛而陡峭。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拘墟(jū xū)的意思:指局限于狭小的空间或范围,不能得到广阔的发展。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山顶(shān dǐng)的意思:指最高处或最高地位。
适从(shì cóng)的意思:指合适顺从,适应并服从环境或条件。
仰视(yǎng shì)的意思:以崇敬和敬畏的心情仰望,表示对他人的崇拜或尊敬。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中坐(zhōng zuò)的意思:指坐在中间的位置,也可指居中、中立。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练影堂》,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适从山顶望,清泉俯涧底”,诗人站在山顶,向下俯瞰,清澈的泉水在山涧底部流淌,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接着,“兹来堂中坐,飞瀑乃仰视”,转而描述诗人进入练影堂后,抬头仰望瀑布的情景。这里,瀑布不再是俯视的对象,而是需要仰视的壮观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某些事物需要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
“高下何定形,惟人执彼此”,这两句诗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事物的高低、大小、好坏是否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诗人认为,这些标准往往取决于人的主观判断和立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客观真理与主观认知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最后,“谁能不拘墟,将与谈至理”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的渴望。他认为,只有那些能够超越世俗偏见,不被成见束缚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谈论到宇宙的至理。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期许,也是对时代风气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久旱伤稼岁事在夏一雨滂沱遂满皋落农人缔欢予亦喜万物之得所也用感行休缅然长谣不记赓韵
二仪来和泽,百谷腾阳春。
绿畴纷华滋,吾圃亦怀新。
欣欣木向荣,交交鸟鸣春。
登台瞩流云,临流浣衣巾。
徙倚咏南风,飘飖款芳辰。
得已聊一欢,岂忧贱与贫。
大运自还复,群动悲兴沦。
耕种移白日,怡然丘园春。
俯仰奚所希,存亡任大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