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春宜布泽,况彼四者茕。
迩闻水渐涸,麦种虞全空。
乘春宜布泽,况彼四者茕。
迩闻水渐涸,麦种虞全空。
哀鸿(āi hóng)的意思:指孤零、凄凉的样子。
嗷嗷(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保中(bǎo zhōng)的意思:保护中心,维护中正。
不获(bù huò)的意思:不得到,没有收获
方伯(fāng bó)的意思:方伯是指古代官职中的地方长官,也泛指地方上的官员。
怀保(huái bǎo)的意思:指心怀保守、胆小怕事,不敢冒险或积极行动。
饥溺(jī nì)的意思:形容饥饿到极点或者渴望得到某种东西。
饥肠(jī ch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饥饿。
及时(jí shí)的意思:指做事情或采取行动的时机恰当,不拖延,不耽误。
沮洳(jù rù)的意思:失望、沮丧
连岁(lián suì)的意思:连续多年,年复一年
良方(liáng fāng)的意思:良好的方法或办法,能够解决问题或带来好结果的方案。
鸣哀(míng āi)的意思:表达悲痛和哀悼之情。
疲癃(pí lóng)的意思:形容疲劳虚弱,精神不振。
普天(pǔ tiān)的意思:普遍天下,广泛世界。
勤民(qín mín)的意思:勤奋为民众服务。
省躬(shěng gōng)的意思:指自省自律,谨慎修身,不放纵自己,要求自己更加谦虚谨慎,更加努力地修养自己。
授方(shòu fāng)的意思:指授予权力、职责或资格。
司农(sī nóng)的意思:指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也可用来比喻平凡而勤劳的人。
天乐(tiān lè)的意思:形容天地万物和谐安乐,充满喜悦的景象。
望沮(wàng jǔ)的意思:望沮是指心情沮丧、失望,没有希望或者希望破灭的意思。
新岁(xīn suì)的意思:新的一年;新年
一夫(yī fū)的意思:指一个人,表示某一事物或情况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赈恤(zhèn xù)的意思:赈济和宽恕。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正月二日降旨加赈去岁被灾下河州县》。诗中表达了对受灾百姓深切的关怀与同情,以及对救灾工作的重视。
首句“普天乐新岁,数县鸣哀鸿”,描绘了新年之际,数个县份哀鸿遍野的凄凉景象,寓意着百姓生活困苦,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形象地展现了灾情的严重。
接着,“念此嗷嗷民,孰非怀保中”表达了对受灾民众的深切同情,指出每一个人都在艰难中挣扎求生。接下来的“乘春宜布泽,况彼四者茕”则强调了春天是播种的好时节,应当趁此时机给予受灾地区以援助,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南望沮洳乡,连岁鲜遇丰”描述了受灾地区的实际情况,连续几年都没有丰收,生活极其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赈恤虽频施,岂尽苏疲癃”表达了虽然已经多次实施救济,但仍然无法完全解决贫困问题的无奈。
“一夫不获所,饥溺吾应同”体现了作者对每一个受苦百姓的关心,强调了救助工作不应有所偏废,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帮助。接下来“面咨授方伯,接赈敕司农”表明了作者亲自参与决策,指示地方官员和农业部门采取行动,积极应对灾情。
最后,“迩闻水渐涸,麦种虞全空”描述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预示着小麦种植可能面临失败。因此,“速给耕及时,或得饥肠充”呼吁尽快提供耕作所需的物资,希望能通过及时的援助,缓解灾民的饥饿状况。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积极采取措施,力求减轻百姓负担的决心。诗中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治理智慧,展现了封建社会帝王对于国家治理的高度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