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帘拂罗幌,萦窗落梳台。
乍随纤手去,还因插鬓来。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室内环境中的飘逸与灵动。诗人将梅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与动作,展现出梅花与人的互动,以及它对人心境的影响。
首句“可怜阶下梅”,以“可怜”二字开篇,表达了对阶下梅花的怜爱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飘荡逐风回”描绘了梅花随风起舞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轻盈与自由。
“度帘拂罗幌,萦窗落梳台”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梅花在室内空间中的动态美,它穿越帘幕,拂过轻柔的床幔,绕着窗户旋转,甚至落在梳妆台上,充满了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乍随纤手去,还因插鬓来”则通过人物的动作,让梅花与人产生了更紧密的联系。梅花似乎在与女子的手指嬉戏,随后又被插入发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暗示了梅花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最后,“客心屡看此,愁眉敛讵开”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观者(或诗人自己)在看到梅花时内心的复杂感受。梅花的美丽与灵动似乎触动了心中的愁绪,但又难以完全驱散,留下了一丝未尽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情感联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思考。
求名求利两茫茫,千里归来赋悼亡。
梦井诗成增怅恨,鼓盆歌罢转凄凉。
情钟我辈那容忍,乳臭诸儿最可伤。
拂拭丹青呼不醒,世间谁有返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