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新柳》
《对新柳》全文
元 / 周砥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才弄新春色,已有萦愁意。

欲倚不成眠,待扶还似醉。

疏雨飘枝湿,暮雀衔花坠。

脉脉含情故园那得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ìxīnliǔ
yuán / zhōu

cáinòngxīnchūnyǒuyíngchóu

chéngmiándàiháizuì

shūpiāozhī湿shīcǎoquèxiánhuāzhuì

màimàihánqíngyuánzhì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眠(chéng mián)的意思:

[释义]
(动)入睡,睡着(zháo)。
[构成]
动宾式:成|眠
[例句]
悲痛使他难以成眠。(作谓语)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含情(hán qíng)的意思:形容眼神、语言或行动中充满深情。

脉脉(mò mò)的意思:形容目光柔和而深情。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新春(xīn chūn)的意思:新春指的是新年的春季,也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萦愁(yíng chóu)的意思:形容忧愁、思念等情感缠绕心头,无法摆脱。

鉴赏

这首元代周砥的《对新柳》描绘了春天初临时的新鲜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才弄新春色",生动展现了新柳嫩绿的生机,然而紧接着的"已有萦愁意"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淡忧思。他试图倚靠新柳以解乏,却又难以入眠,仿佛醉酒般无力支撑,形象地表达了心境的纷扰。

"疏雨飘枝湿,暮雀衔花坠"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和落寞,雨打湿了柳枝,晚归的麻雀带着花瓣落下,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寂寥。最后,诗人以"脉脉独含情,故园那得至"收束,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无法回到心中的那份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诗人面对春色时的复杂心绪,寓情于景,富有韵味。

作者介绍

周砥
朝代:元   字:履道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猜你喜欢

听嵇美中弹琴

有客有客携焦尾,玉立庭阶俨容止。

胠囊为我拂金徽,一泻幽怀弄清徵。

游心太古契冰弦,五音高下声相宣。

调成起立命之坐,焚香先鼓南薰篇。

初疑眤眤语儿女,指下丝声写凄楚。

忽然放手如风生,猛士战场齐奋举。

须臾一段在高山,穿云裂石谁能攀。

终南泰华几千仞,恍惚置我庭除间。

宫沈羽振复流水,倒泻银河犹未已。

龙门九折出昆崙,骇驶惊翻千万里。

吾生雅澹厌纷纭,赵瑟秦筝浑蔑闻。

为君净洗钟生耳,共随白鹤巢松云。

(0)

苦旱

妖魃肆凶顽,频年炽无已。

隰田皆龟拆,泾渭黄尘起。

井涸草木枯,赤地动千里。

天灾固流行,感召良有以。

死者相枕藉,生者艰动履。

骨肉尚相食,焉知有伦理。

困苦亦已极,调燮望谁弭。

彼苍空悠悠,胡不谅人只。

凭谁挽天瓢,一泻银河水。

(0)

感寓·其四十四

仲尼主子瑕,卫卿非所惜。

孟轲媚臧仓,齐卿斯煖席。

俗论真可鄙,圣贤能自择。

富贵等浮云,台钧亦陈迹。

茅茨乃广居,衡门实安宅。

箪瓢敌钟鼎,乞求竟何益。

声色不我移,刀锯不我迫。

居易以俟命,玩味庖羲易。

(0)

感寓·其七

丹山有威凤,哕哕集梧冈。

竹实苟不饱,丹山复回翔。

所以古明君,求贤日遑遑。

玄纁走千里,徵车驰四方。

伊尹起有莘,太公兴渭阳。

傅说奋版筑,孔明出荆襄。

扶持赖三寿,声名高百王。

用贤乃如此,时君当不忘。

(0)

农夫谣

我昨过农家,农夫于我陈。

嗟嗟天地间,而唯农苦辛。

春耕土埋足,夏耘汗沾巾。

秋成能几何,仅得比比邻。

老农惟二子,输边辛苦均。

大儿援灵夏,性命逐车轮。

小儿戍甘泉,身首犯边尘。

老妇卖薪去,老农空一身。

荒村绝鸡犬,四壁罄仓囷。

公家不我恤,里胥动生嗔。

鞭笞且不免,敢冀周吾贫。

我农老垂死,甘为地下人。

尚祈孙子辈,犹为平世民。

(0)

看东山书屋旧趾

十年勤苦读书心,绿树阴中认故岑。

成已功难增永叹,愚蒙空数岁华深。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