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共十六首·其九》
《题画共十六首·其九》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虚槛云岫,闲阶响石淙

若添千顷竹,又领渭川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石淙(shí c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的声音清脆悦耳。

渭川(wèi chuān)的意思:渭川是指渭河和泾河的交汇处,意味着两条河流的合流。引申为两个不同的事物相遇或交汇。

响石(xiǎng shí)的意思:指发出声响的石头,比喻有声势而无实际作用的人或事物。

虚槛(xū kǎn)的意思:指门楣、门槛等物体看似实际存在,却实际上是虚幻不实的。

云岫(yún xiù)的意思:云岫指山峦起伏的样子,形容山势高峻。

鉴赏

董其昌的《题画共十六首(其九)》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诗中以“虚槛列云岫,闲阶响石淙”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虚无的栏杆旁排列着云雾缭绕的山峰,闲适的台阶上回响着溪水潺潺的声音,画面生动,意境悠远。

接着,“若添千顷竹,又领渭川封”,诗人想象如果再增添千顷翠竹,这片景致将如同渭川一般,成为一片竹海,更加壮观。这里不仅描绘了竹林的茂盛与辽阔,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董其昌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富有视觉美感,又蕴含深邃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题钓台

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

世祖功臣三十二,云台何似钓台高。

(0)

探春慢

列屋烘炉,深门响竹,催残客里时序。

投老情怀,薄游滋味,消得几多凄楚。

听雁听风雨,更听过、数声柔橹。

暗将一点归心,试托醉乡分付。借问西楼在否。

休忘了盈盈,端正窥户。

铁马春冰,柳蛾晴雪,次第满城箫鼓。

闲见谁家月,浑不记、旧游何处。

伴我微吟,恰有梅花一树。

(0)

壶中天/念奴娇.送赵寿父归庆元

奚囊谢屐。向芙蓉城下,□□游历。

江上沙鸥何所似,白发飘飘行客。

旷海乘风,长波垂钓,欲把珊瑚拂。

近来杨柳,却怜浑是秋色。

日暮空想佳人,楚芳难赠,烟水分明隔。

老病孤舟天地里,惟有歌声消得。

故国荒城,斜阳古道,可奈花狼藉。

他时一笑,似曾何处相识。

(0)

西江月.作墨水仙寄张伯雨

落落奇花未吐,离离瑶草偏幽。蓬山元是不知秋。

却笑人间春瘦。潇洒寒犀麈尾,玲珑润玉搔头。

半窗晴日水痕收。不怕杜鹃啼后。

(0)

甘州/八声甘州·其一为小玉梅赋,并柬韩竹闲

见梅花、斜倚竹篱边。休道北枝寒。

□□□翠袖,情随眼盼,愁接眉弯。

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

苏小无寻处,元在人间。

何事凄凉蚓窍,向尊前一笑,歌倒狂澜。

叹从来古雅,欲觅赏音难。

有如此、和声软语,甚韩湘、风雪度蓝关。

君知否,挽樱评柳,却是香山。

(0)

西江月·其二

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

早睹玄珠形兆。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

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