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大佛高七十尺和颖叔侍郎韵》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黎阳大佛的高度与广度,巧妙地表达了佛法深邃与广大之义。诗人彭汝砺以“百千妙法寄微尘”开篇,暗喻佛法无边,即使是微小如尘埃的事物中也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法门。接着,“更向人间见大身”,进一步强调佛法不仅存在于细微之处,更体现在人间的大行大德之中。
“何怪黎阳七十尺,当时广倍百由旬。”这两句则是对黎阳大佛的高度与规模的赞叹。七十尺的高度,以及其宽度是当时一百由旬的两倍,这种夸张的描述不仅突出了大佛的宏伟壮观,也象征了佛法的宏大与深远。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佛法概念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
整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既展现了黎阳大佛的雄伟形象,又深刻揭示了佛法的广大与深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探索,以及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仪真向有馆驿久废船马俱无使客不便省委宣使梁克诚振治一新粲然可观诸公有诗题赠因题卷后
昔游銮江城,曾过銮江驿。
庭庑阒无人,萧然草盈尺。
饥鸟噪前楹,羸马卧空枥。
乃知江南民,于焉久当役。
传吏苦诛求,日夜星火急。
使者既旁午,箠楚复交集。
省城若有忧,选官为苏息。
梁君英妙年,力可事繁剧。
朝迎南台官,暮送北省客。
高马驰若星,大舸密如织。
宿弊一洗清,长才世难得。
和气回闾阎,光华照原隰。
老夫作此歌,奚足颂其德。
岂无观风者,传之上京国。
驾言当趋装,秋霄起云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