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帆从东行,两鸟从西翔。
平漪澹逾白,远树深益苍。
变成(bià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状态或性质发生了变化。
晨气(chén qì)的意思:指清晨的空气清新、宜人。也比喻人的精神状态早晨时充沛、活跃。
城楼(chéng lóu)的意思:指城市的门楼或城墙上的楼阁。
成文(chéng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文书已经写好,可以公开发表或使用。
持有(chí yǒu)的意思:坚持不懈地持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某项活动或追求某个目标。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机轴(jī zhóu)的意思:指事物的关键、核心部分,也可指事物的中心人物或中心思想。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空阔(kōng kuò)的意思:广阔无垠,辽阔无边
览物(lǎn wù)的意思:观察、察看物体。
劳逸(láo yì)的意思:劳动和休息的合理安排与调节。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妙仪(miào yí)的意思:形容美丽、优雅的仪态。
排闼(pái tà)的意思:指门前有人排队等候。
千箱(q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非常丰富。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相当(xiāng dāng)的意思:很、非常、十分
一笏(yī hù)的意思:指官员在朝廷上坐在一起,以笏板敲击地面,表示同意或赞成。
拥书(yōng shū)的意思:指一个人拥有大量的书籍,表示他的学问渊博。
远郊(yuǎn jiāo)的意思:指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方。
此诗《览物》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与思考。全诗以“览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览物不求理,徒拥书千箱”,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并不追求事物背后的道理或意义,而是单纯地享受眼前的景象,与书籍的堆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受。
接着,“江海无定澜,随变成文章”,江海的波涛不规则,却能自然而然地形成美妙的文章,比喻自然界的景象如同诗文一般,无需刻意雕琢,自成佳作。
“排闼面远郊,晨气静生凉”,诗人步入郊外,清晨的空气清新宜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东山一笏青,城楼劲相当”,描绘了远处青山与近处城楼相对的景象,山色青翠欲滴,城楼挺拔有力,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自然与人工建筑的和谐共存。
“独帆从东行,两鸟从西翔”,诗人观察到一只独舟向东航行,两只飞鸟从西方飞翔,这一动态的画面增添了诗的生动感,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旅途与自由的追求。
“平漪澹逾白,远树深益苍”,水面的涟漪平静而洁白,远处的树木更加深邃苍翠,色彩对比强烈,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层次。
“空阔呈妙仪,机轴持有常”,广阔的天地间展现出奇妙的规律,仿佛自然法则始终如一,稳定不变。
最后,“置心罔留滞,劳逸均善臧”,诗人将心灵置于自然之中,既不被外界的纷扰所束缚,也不过分追求劳逸的平衡,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