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顷宛成湖,其心亭实楼。
此诚近而便,曾未一再游。
忽近而事远,皆然我亦犹。
忪如为之惧,于政其可不。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湖心(hú xīn)的意思:湖的中心部分
节制(jié zhì)的意思:节制是指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以保持适度和克制。
进舟(jìn zhōu)的意思:指乘船前往目的地,比喻积极主动地主动行动。
可不(kě bù)的意思:表示赞同或确认,相当于“是的”、“没错”。
明圣(míng shèng)的意思:明智而圣洁的品质或行为。
清幽(qīng yōu)的意思:宁静幽雅,清净幽深。
泉源(quá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来源或根本原因。
三巡(sān xún)的意思:指巡视、巡查、巡逻等活动进行三次。
上头(shàng tou)的意思:指在地位、权力、能力等方面高于自己的人或事物。
未一(wèi yī)的意思:未曾一次。
无暇(wú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或精力处理其他事情,忙于应对当前的事务。
喜名(xǐ míng)的意思:指被人称赞和喜欢的名字或称号。
一再(yī zài)的意思:多次重复或再三强调
一往(yī w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志坚定,一心向前,毫不动摇。
盈科(yíng kē)的意思:形容收入超过支出,盈余丰富。
有节(yǒu jié)的意思:有节指有分寸、有分寸地处理事情,不过分、不过火。
这首诗以过湖心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政治责任的深思。
首句“水贵有节制”,点明了水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节制之美。接着“弗取一往流”、“石坝贮盈科”、“泉源犹上头”描绘了湖水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展现了水的丰富形态和生命力。通过“数顷宛成湖”、“其心亭实楼”的描述,诗人将湖面比作小湖,亭楼则成了点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制俭于明圣,所喜名清幽”两句,既是对湖心亭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古代圣贤简约生活态度的向往。接下来,“进舟无暇登,隔岸与目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湖中却无法深入体验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政治事务的忙碌。
“忆我三巡浙,湖心句每留”回忆了诗人多次经过湖心亭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深刻印象。“此诚近而便,曾未一再游”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距离近且方便,但并未多次游览的遗憾。
最后,“忽近而事远,皆然我亦犹”、“忪如为之惧,于政其可不”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责任的深切忧虑,即使在享受自然美景时,也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政治责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全面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