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赞善庵》
《过赞善庵》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夕阳下行人少,落叶萧萧不分

脩竹万竿秋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秋影(qiū yǐng)的意思:指秋天的影子,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下行(xià xíng)的意思:往下走,下降。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画面。"夕阳欲下行人少",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天色将晚,路上行人稀疏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孤寂之感。"落叶萧萧路不分",通过落叶的声音和纷飞的状态,暗示了道路在秋风中显得模糊不清,增添了迷茫的气氛。

接下来的"脩竹万竿秋影乱",诗人以万千修长的竹子为背景,秋日斜阳穿过竹叶,使得地上的光影错落,显得杂乱而富有动态美。"山风吹作满窗云",最后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写山风之大,仿佛将竹影吹散,化作满窗的云雾,既写出自然景色的变化,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思绪翻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色,通过行人稀少、落叶纷飞、竹影摇曳和山风起云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自然的深深感慨,体现了元代诗人萨都剌的诗风。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秋日过南湖小馆

西风落叶冷侵衣,坐倦江楼思入微。

鸟逐午云过竹径,鸥翻秋水上苔矶。

閒花幽草各自媚,社燕宾鸿相背飞。

自分心情浑吏隐,风光传语莫相疑。

(0)

送王衍之还陜和廷实韵

绕绕郊门道,沙寒驿路微。

烟花行客晚,京洛故人稀。

野岫孤云没,春山独鸟归。

秦川隐关塞,一望一沾衣。

(0)

宫词

中年才出上皇宫,偏得君王宠幸隆。

东内有时朝太后,情知不是旧家风。

(0)

赠别廖汝谦

一自狂歌有去舟,陇云巴月溯河流。

剑光远射峨眉雪,客思閒消鹦鹉洲。

乡国又逢听雨夜,天涯重忆寄书秋。

征衫尚带闻猿泪,笑拂风尘季子裘。

(0)

对酒

芳樽临楚水,幽思误濠梁。

棠憩春鸠乱,蘋流晚岸香。

艰难瞻使节,贫贱耻宾行。

独有风前桂,朝来借露光。

(0)

和梅国韵

颍谷已非梅国意,考槃何地渺烟萝。

不愁薇蕨归来晚,海畔风高暮雨多。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