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邵 旸 叔 秋 日 怀 归 宋 /李 弥 逊 天 将 物 色 助 诗 鸣 ,秋 入 吟 肩 句 倍 清 。欲 为 鲈 专 修 故 事 ,喜 闻 鸿 雁 寄 先 声 。脱 身 鞅 掌 谋 须 早 ,过 眼 纷 华 梦 已 成 。它 日 柴 桑 许 同 社 ,为 君 漉 酒 具 南 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纷华(fē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华热闹,纷繁华丽。
故事(gù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2) (名)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构成]
偏正式:故(事
[例句]
故事情节。(作定语)过眼(guò yǎn)的意思:指事物只是在眼前一闪而过,转瞬即逝,形容事物的短暂。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酒具(jiǔ jù)的意思:指用于盛放、调配和享用酒的器具。
漉酒(lù jiǔ)的意思:漉酒是指过滤酒液,去除其中的杂质。引申为去除掉不纯正的事物,使之纯净。
鲈莼(lú chú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互相依赖,不能分离。
南烹(nán pēng)的意思:用南方的烹饪方式烹制食物,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处理事情。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天将(tiān jiàng)的意思:指天命所归,天赋的才能。
同社(tóng shè)的意思:同社意为同一个社会,指同在一个社会中生活、工作、学习。
脱身(tuō shēn)的意思:逃脱困境或险境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先声(xiān shēng)的意思:先声指的是在开始阶段就显示出声势或取得优势,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鞅掌(yāng zhǎng)的意思:指掌管军队的统帅,也可比喻掌握权力的人。
吟肩(yín ji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肩膀高而直,姿态优美。
- 翻译
- 大自然似乎在助我作诗,秋天的气息让诗句更显清新。
想效仿古人以鲈鱼莼菜的故事,欣喜听到鸿雁带来远方的消息。
要尽早摆脱繁忙,看淡世间的繁华,过去的梦境已经成过往。
将来有一天,我们在柴桑相聚,为你滤酒烹煮南方佳肴。
- 注释
- 物色:指自然景色或事物的特点。
吟肩:指诗人吟咏时的姿态,肩头仿佛承载着诗句的重量。
鲈莼:古代文人常用来比喻隐逸生活,鲈鱼和莼菜是江南的美味。
鸿雁:象征书信和远方的思念,古人常用鸿雁传递信息。
鞅掌:形容事务繁多,忙碌不堪。
纷华:繁华、世俗的荣华。
柴桑:地名,晋代陶渊明的居所,后成为隐逸之地。
漉酒:过滤酒液,古人的待客之礼。
南烹:南方的烹饪方式,可能指地方特色菜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邵旸叔秋日怀归》。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天将物色助诗鸣,秋入吟肩句倍清。"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感受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灵感和心境的变化。诗中的“物色”指的是万物的颜色,而“助诗鸣”则是比喻大自然在为诗人提供创作的灵感。秋天的到来,使得吟咏之声更加清脆,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一季节中变得更加宁静和纯净。
"欲为鲈莼修故事,喜闻鸿雁寄先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记录下历史故事的愿望,以及对远方来信的期待。在古代,鸿雁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所以“鸿雁”在这里象征着消息和情感的传递。
"脱身鞅掌谋须早,过眼纷华梦已成。" 这两句则是一种人生哲理的表达。“脱身鞅掌”比喻摆脱束缚,“谋须早”意味着人生规划需要及时进行。而“过眼纷华梦已成”则是对过去经历的一个总结,显示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梦想实现的深刻理解。
"他日柴桑许同社,为君漉酒具南烹。" 最后两句预示着未来某一天与朋友在柴桑(古地名,现在的江西省上饶市)举行宴饮之乐,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友情和人生乐趣的一种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和智慧,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秦淮杂咏
六代繁华有中兴,浇愁倾尽酒三升。
画船箫鼓春如海,便逐东风到秣陵。
几度秦淮打桨行,河房士女夜吹笙。
栖鸦流水传佳句,总为亚男得盛名。
玉树江山百感何,白门杨柳影婆娑。
舟回三十六陂月,醉听吴侬白纻歌。
青溪楼上小勾留,灯火连宵璧月收。
一霎南朝春梦醒,可怜淮水自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