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福地(fú dì)的意思:福地是指有福气的地方,也可以指福气深厚的人。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林海(lín hǎi)的意思:指茂密的树林,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
衲子(nà zǐ)的意思:指出家人、和尚,也泛指僧人或尚未剃度为僧的人。
乾枯(gān kū)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比喻事物枯燥无味,缺乏活力。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盛衰(shèng shuāi)的意思:形容事物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世缘(shì yuá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可指两个人之间的命运纠葛。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献花(xiàn huā)的意思:献上鲜花,表示敬意或纪念
仙家(xiān jiā)的意思:指仙人的家族或仙界的居住地。也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得非常优雅、高尚,或者形容某个地方环境优美、令人向往。
祗应(zhī yìng)的意思:只应该;只应当
自娱(zì yú)的意思:自己娱乐自己,自我消遣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客言庐山往年之盛今不逮远矣戏成此诗》。诗中描绘了庐山禅林的变迁,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福地禅林海内无”,开篇即以“福地”和“禅林”点明庐山的独特地位,暗示其在佛教文化中的重要性。接着,“盛衰亦与世缘俱”一句,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兴衰更替的道理,庐山也不例外,其盛衰与世事紧密相连。
“祗应泉石不知老,长伴烟云得自娱。”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泉石和烟云以生命,它们似乎在岁月流转中保持永恒,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宁静的乐趣。这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庐山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
“种杏仙家今寂寞,献花衲子亦乾枯。”这里运用了典故,将庐山比作仙家之地,而“寂寞”和“乾枯”则暗示了往日的繁华已逝去,仙家不再,僧侣也失去了活力。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庐山盛衰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我生颇恨来游晚,也胜不来空看图。”诗人表达了自己未能早些游览庐山的遗憾,但同时也庆幸自己至少有过亲临其境的经历,而不是仅仅通过画图来想象。这既是对庐山美景的向往,也是对人生体验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