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关(biān guān)的意思:指边境的关口,也用来比喻各种关键时刻或重要节点。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公仪(gōng yí)的意思:公正庄重的仪态。
极知(jí zhī)的意思:非常了解,极其熟悉
江口(jiāng kǒu)的意思:江口是指两条江河汇合的地方,引申为事物交汇的地方。
茂叔(mào shū)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有德行。
岂独(qǐ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思玄(sī xuán)的意思:思考深奥的道理或问题。
台鼎(tái dǐng)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太初(tài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的初期阶段。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消长(xiāo zhǎng)的意思:消失和增长,指事物的变化、兴衰、盛衰等。
盈虚(yíng xū)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的变动,时而盈满,时而空虚。
藻思(zǎo sī)的意思:形容思考深远、博学多才。
- 鉴赏
这首明代边贡的《答滦江王大理》诗,以静谧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首句“棘台春静日端居”,描绘了春天里棘台静谧的景象,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诗人在此悠然自得地居住,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藻思玄情入太初”一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深远的宇宙之初,暗示其思想的深邃与广阔。
“茂叔故应留径草,公仪安用拔园蔬。”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指周敦颐(字茂叔)的爱莲之说,二是引用了公仪休的故事,以此表达对高尚品德和清廉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这些典故,既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对人格修养的追求。
“极知台鼎身须到,岂独边关事可书。”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志向与抱负,他认为实现国家的治理与稳定是个人责任所在,不仅限于边疆事务,而是关乎整个国家的兴衰。
最后,“江口暮潮天际月,试从消长看盈虚。”诗人以江口的潮水和天边的月亮作为意象,象征着事物的盛衰变化,提醒人们要从这些自然现象中领悟人生的道理,即事物总有起落,要学会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与高远的情怀,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