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赏菊饮酒的雅趣。首句“今日菊始华”点明时节与主题,菊花开始绽放,预示着秋季的美丽。接着“丛雁鸣相和”以大雁的鸣叫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着季节的更替。
“若无一觞酒,如此重九何”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赏菊饮酒习俗的感慨,认为没有酒的陪伴,这样的节日似乎失去了意义。接下来的“悠然数酌尽,会心岂在多”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他认为真正的乐趣并不在于饮酒的数量,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享受。
最后,“醒来不复记,散发东山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闲适自在的情感。诗人似乎在梦中体验了这次赏菊饮酒的经历,醒来后已不再记得具体细节,只留下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他甚至以东晋名士谢安“散发东山”的典故来自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领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风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春□
□□春□,□画□□处。
十里红莲照歌舞。
望鳌山天际,宝篆翻空,看未了,涌出珠宫贝宇。
锦江桥那畔,罗绮重重,曲巷深坊暗香度。
玉相辉,花并艳,明月随人,归去也,零落珠玑翠羽。
先如许、风光更元宵,算却好、图将凤城夸去。
洞仙歌·花中尤物
花中忧物,欲赋无佳句。
深染燕脂浅含露。
被春寒无赖,不放全开,才半吐,翻与留连妙处。
人间称绝色,倾国倾城,试问太真似花否。
最娉婷,偏艳冶,百媚千娇,谁道许,须要能歌解舞。
算费尽、春工到开时,甚却付、连宵等闲风雨。
洞仙歌·丰肌腻体
丰肌腻体,雅淡仍娇贵。
不与群芳竞姝丽。
向琼林珠殿,独占春风,仙仗里,曾奉三宫燕喜。
低回如有恨,失意含羞,乐事繁华竟谁记。
应怜我,空老去,无句酬伊,吟未就,不觉东风又起。
镇独立黄昏怯轻寒,这情绪、年年共花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