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能诗似镜,从使鬓如银。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呈 逢 宣 子 宋 /赵 蕃 叹 息 逢 宣 子 ,频 为 郡 国 宾 。人 皆 说 才 具 ,我 独 爱 词 人 。邂 逅 殊 方 见 ,凄 凉 半 月 春 。但 能 诗 似 镜 ,从 使 鬓 如 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月(bàn yuè)的意思:半个月亮,表示时间的一半。
才具(cái jù)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才华。
词人(cí rén)的意思:指善于作词的人,特指擅长写词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从使(cóng shǐ)的意思:表示尽管或虽然,用来引出一种情况或条件,但最终结果并不如人们所预期。
国宾(guó bīn)的意思:指国家接待外国贵宾的人或事物。
郡国(jùn guó)的意思:指地方政权或地方政权的首脑。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殊方(shū fāng)的意思:特殊的方法或途径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邂逅(xiè hòu)的意思:偶然相遇,意外的相识。
- 注释
- 叹息:表示感慨或遗憾。
宣子:可能是某位有地位的人物。
郡国宾:指受到地方官员的礼遇。
才具:才华和能力。
词人:擅长写诗的人。
邂逅:偶然相遇。
殊方:异乡,远方。
凄凉:悲凉,冷清。
但:只,仅仅。
似镜:像镜子一样清晰照见事物。
鬓如银:形容头发斑白。
- 翻译
- 感叹遇见了宣子,频繁成为郡国的贵客。
人人都称赞他的才能,唯独我欣赏他的诗人身份。
意外在异乡相遇,这春天的半个月格外凄凉。
只要诗歌如明镜,哪怕两鬓已如银白。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呈逢宣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逢宣子的赞赏和对其才华的钦佩。首句“叹息逢宣子”以感叹起笔,可能是因为对逢宣子的际遇有所感慨;“频为郡国宾”描绘了逢宣子受到广泛欢迎,显示出他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接着,“人皆说才具”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才能出众,而“我独爱词人”则透露出诗人对逢宣子文学才能的特别喜爱。
“邂逅殊方见”表达了诗人与逢宣子的偶然相遇,尽管在异地他乡,却能相见,显得尤为珍贵。“凄凉半月春”则暗示了相聚时间短暂,且带有淡淡的离别之感。最后两句“但能诗似镜,从使鬓如银”高度评价了逢宣子的诗歌才华,比喻其诗如明镜般照见人心,即使岁月流逝,白发如银,其诗才依旧如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逢宣子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展现了宋诗的含蓄和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问讯家林蜡梅
蜡梅吾甚爱,园种未能多。
旋去东南竹,新添二十窠。
离家俄半月,放蕾想盈柯。
前日丁宁句,花神记得么。
次韵曾侍郎
世上曾谁歌白雪,慨叹风人声屡咽。
旋虫时叩岂无闻,尽发宫商方应节。
江西源正非旁流,文清诗名不易收。
师承吏业特馀事,一门玉律誇中州。
了知着脚最高处,不局晚唐脂粉路。
涪翁时异屹相望,龙勺彝樽满堂聚。
昔人词赋上三都,未必献纳裨皇居。
且今司刑掌邦赋,羔羊化行无诈狙。
孤生奚贪刍豢说,一饭跏趺诸想灭。
案头何用宝传灯,自有公家论语说。
酬曾无逸架阁见寄
贪閒常怕拆人书,今日开缄病巳无。
数纸云情动金石,一篇天籁集笙竽。
心交物类相感志,愿在衣冠盛事图。
稍稍斯文振吾党,快来青鬓躐华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