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花》
《黄花》全文
宋 / 朱淑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nghuā
sòng / zhūshūzhēn

huānéngbáiyòunénghóngwǎnjiéyóunéngàigōng

níngbàoxiāngzhīshànglǎosuíhuángqiūf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宁可(nìng kě)的意思:表示在两个选择之间,宁愿选择前者而不选择后者。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上老(shàng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土花(tǔ huā)的意思:形容外表华丽但内在质量低劣的东西。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香枝(xiāng zhī)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比喻优良的品质或才能。

注释
土花:指生长在泥土中的花朵,可能指菊花之类的耐寒植物。
晚节:晚年,指诗人老年时的喜好。
爱此工:喜爱这种(花朵)的色彩和品质。
抱香枝上老:坚守枝头直到老去,象征着对高洁品质的坚守。
黄叶舞秋风:比喻随波逐流,或在恶劣环境中妥协。
翻译
土生的花朵既能变白又能变红,晚年时我更喜爱这样的色彩。
我宁愿在枝头独自抱香老去,也不愿随同枯黄的落叶在秋风中飘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开篇“土花能白又能红”指的是黄花在不同季节所呈现的颜色变化,既有纯洁的白,也有热烈的红,这种多变性象征着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晚节由能爱此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简单而又不为世人注意到的美景所持有的深厚情感。这里的“晚节”可能暗指诗人的暮年时光,而“此工”则是对黄花生长过程的欣赏,显示出诗人对生命最后阶段依然保持着热爱和关注。

接着“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宁愿选择与这些散发香气的黄花共度晚年,而不愿意像那些飘零的落叶一样,随着秋风无奈地舞动。这既是对生命短暂易逝的一种无奈接受,也是一种对于精神独立和坚守自我本真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黄花这一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热爱生活又不随波逐流的高洁情操。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朝代:宋   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约1135~约1180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忆弟

听残宵雨半瞢腾,淅淅虚窗淡淡镫。

系缆江亭等潮上,梦君野泊在西兴。

(0)

逸民诗·其二

元气礴千古,消否任小智。

我观南亩农,人人尽高士。

力耕办赋税,养亲竭甘旨。

知为职分宜,不识忠孝字。

三教皆可收,五伦独肫挚。

与谷同没升,无从考姓氏。

高躅愧难跻,日夕勤企跂。

(0)

秋怀

迤逦秋山落日明,路从深箐入蛮坑。

新田芋熟栾巴郡,石室蒿深义帝城。

四塞风烟如一色,五溪言语不同声。

苍凉每有穷途泣,此日猖狂似步兵。

(0)

怀古

古之兵皆农,农富兵亦强。

古之士皆农,农朴士亦良。

兵农一以分,甲胄无馀粮。

士农一以分,耒耜无文章。

分之则两伤,合之则一理。

请语当途人,治乱实此始。

(0)

辛酉冬泽州署中柬王仲昭

伊昔家大阮,买楫浙江潮。

南中多伟人,齿馨惟仲昭。

曾探帐中秘,开卷走风涛。

缅怀二十载,车弓同见招。

而我拙巷遇,一笑各分镳。

只今向潞泽,行橐挂酒瓢。

闻君莲花幕,抗情在云霄。

投刺而按剑,寒镫坐寂寥。

慷慨赋归与,马鸣风萧萧。

(0)

又赠马云翎

岧峣最高山,山气蒸为云。

物本相感生,相感乃相亲。

吁嗟人生不可拟,君南我北三千里。

一朝倾盖便相欢,两人心事如江水。

君身似是秋风客,身轻欲奋凌霄翮。

语君无限伤心事,终古长江江月白。

世事纷纷等飞絮,我今潦倒随所寓。

惟愿饮酒读君诗,花前醉卧梦君去。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