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响振听还远,抱叶吟残意自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残妆(cán zhuāng)的意思:形容容貌憔悴,妆容已经残破不全。
蝉唱(chán chàng)的意思:蝉唱指蝉虫鸣叫,比喻人声嘹亮、高亢。
风响(fēng xiǎng)的意思:指风吹草动的声音,也可用来形容传闻或消息传播的迅速。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旧识(jiù shí)的意思:旧时相识的人或事物。
凄其(qī qí)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清标(qīng biāo)的意思:指清除标示物或标志,也指清理、清除。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退淡(tuì dàn)的意思:形容颜色或光彩逐渐变暗淡,失去鲜艳和亮丽。也比喻人的才智、声望或力量逐渐衰退。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响振(xiǎng zhèn)的意思:声音传得很远,回响甚大。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 鉴赏
这首《鹧鸪天·秋蝉》由清代诗人沈榛所作,通过对秋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生命坚韧精神的赞美。
首先,“何处疏蝉唱晚凉”,开篇以“疏蝉”点题,暗示秋蝉在傍晚时分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蝉声稀疏,却能穿透寂静,传递出秋日特有的清凉感。
接着,“园林暑退淡秋光”,描述了暑气消退后的园林景象,秋光淡雅,与蝉声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随风响振听还远,抱叶吟残意自扬”,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蝉的鸣叫特点。蝉声随风而起,又随着风声远去,仿佛在空中回荡,展现出蝉声的独特魅力。同时,蝉“抱叶吟残”,寓意着蝉的生命虽短暂,但其歌声却充满了力量和尊严,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依然高昂。
“张薄袂,饰残妆”,运用比喻手法,将蝉比作穿着轻薄衣裳、装饰着残妆的女子,形象地表现了蝉在秋日中的独特姿态,既美丽又略带哀愁。
“琴声旧识蔡中郎”,这里借用了蔡邕(字中郎)的故事,蔡邕善弹古琴,此处暗喻蝉声如同古琴之音,悠扬而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蝉声的赞赏之情。
最后,“共知饮露清标在,不用凄其诉夕阳”,这两句揭示了蝉的生活习性和诗人的情感态度。蝉以露水为食,象征着高洁的生活品质;“不用凄其诉夕阳”,则表达了诗人对蝉的坚韧与乐观精神的认同,认为蝉无需诉说生活的艰辛,因为其生命本身就充满了光彩。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秋蝉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界中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咸平读书堂
昔人三百篇,善世已有余。
后生守章句,不足供嗫嚅。
一登吏部选,笔砚随扫除。
闭閤画眉妩,隔屋闻歌呼。
奉公用汉律,宁复要诗书。
俛首出跨下,枉此七尺躯。
今代陶朱公,不作大梁屠。
计然特未用,意得轻全吴。
为邦得畿县,政密自计疏。
宁书下下考,不奉急急符。
用意簿领外,筑室课典谟。
平生五千卷,还舍不问涂。
近事更汉唐,稍以诗自娱。
复作无事饮,醉卧拥青奴。
桃李春事繁,轩窗昼景舒。
鸣屋鸠渴雨,窥帘燕哺雏。
休吏散篇帙,风篁献笙竽。
听然一启齿,斯民免为鱼。
赠石先生
多方作计老如期,百疾交攻遽得衰。
晚有胜缘逢异士,生须快意阙前知。
迫人鬓颔纷纷白,临事回迂种种迟。
分我刀圭容不死,他年鹤驭得追随。
酬智叔见赠
老去斯文不更论,却因夫子话师门。
清谈不待倾三语,胜日何知共一樽。
逐北我方填坎井,图南谁得料鹏鲲。
过逢为说侯芭在,卧楫生衣犊有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