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古坛树,树老半无枝。
里有百岁翁,不知栽树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沧桑的乡村景象。"门前古坛树,树老半无枝",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棵古老的树,它扎根于门前的古坛旁,岁月的痕迹使得树干苍老,只剩下稀疏的枝条。这棵树见证了时间的流转,暗示着历史的沉淀。
接下来的"里有百岁翁,不知栽树时"则转向了对人物的描绘。"百岁翁"象征着长寿和经历丰富,他居住在树下,可能就是这棵树的见证者之一。然而,他却已经记不清当初是谁种下了这棵树,这引发了人们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树与人的对比,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以及历史的无声流转。刘崧的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让人在寻常事物中感受到生活的哲理。
《文选》烂,秀才半,前人之言岂河汉。
后来文士卑六朝,輘嬴轹刘追陶姚。
那知高论起风雅,徒使落笔空枝条。
华实自相因,根植可抒藻。
巍巍《文选》台,屹立不易倒。
东坡解事薄小儿,恐亦耳食未深讨。
读书种子得义门,河源本会寻昆仑。
剬经缉史有余力,乃复来闯曹刘藩。
目中一字不轻放,欲使临文绝影响。
从兹论辨始见真,譬若片言折堂上。
吟才今日传湘灵,夜照太乙然藜青。
十年好古有元本,肯夸明月遗秋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