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立(bìng lì)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平行、共同存在,互不干涉或相互制约。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丹枝(dān zhī)的意思:指红色的花枝或红色的树枝。比喻美好的事物。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拟待(nǐ dài)的意思:拟:模仿;待:等待。指按照某种情况或事物的特点,进行模拟或等待。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幽禽(yōu qín)的意思:幽静的鸟类,比喻隐居、不事非非的人。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棘上双禽》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日暮时分,棘树之下,两只鸟儿并立的宁静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美好。
首句“幽禽并立羽毛齐”,以“幽禽”点明鸟儿的种类,暗示其生活在幽静之地,而“并立羽毛齐”则描绘出鸟儿姿态的和谐统一,仿佛它们在相互依偎,共同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这一句通过鸟儿的姿态,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和谐的氛围。
次句“日落风寒棘树低”,将时间推进至黄昏,太阳西下,寒风吹过,棘树似乎也低垂着枝条,仿佛在回应这日暮的寂静。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
后两句“拟待洛阳春色好,牡丹枝上伴莺啼”,则将视角转向未来的想象。诗人设想在洛阳的春天里,当牡丹盛开,莺啼声起时,这两只鸟儿将会成为这美丽景象的一部分。这种对未来美景的期待,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与季节更替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