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松秋色净,落涧夜声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赋 得 山 泉 送 房 造 唐 /李 端 泉 水 山 边 去 ,高 人 月 下 看 。润 松 秋 色 净 ,落 涧 夜 声 寒 。委 曲 穿 深 竹 ,潺 湲 过 远 滩 。圣 朝 无 隐 者 ,早 晚 罢 渔 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泉水(quán shuǐ)的意思:指源源不断的力量或财富。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委曲(wěi qū)的意思:指因为某种原因而违背自己的意愿,委屈自己,忍气吞声。
无隐(wú yǐn)的意思:没有隐藏,没有隐瞒。
渔竿(yú gān)的意思:比喻引诱或欺骗别人的手段或方式。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 翻译
- 泉水从山边流过,高雅的人在月光下欣赏。
秋天的清水洗净了松林,夜晚的溪流声音透着寒意。
流水蜿蜒穿过茂密的竹林,潺潺流过遥远的河滩。
在圣明的朝代,没有隐居之人,不久后就会放下渔竿归隐。
- 注释
- 泉水:清澈的流水。
山边:山脚下。
高人:品格高尚的人。
月下:在月光下。
润松:滋润松树。
秋色:秋天的景色。
净:洁净。
落涧:落入山谷的溪流。
委曲:曲折蜿蜒。
穿:穿过。
深竹:深深的竹林。
潺湲:水流声。
远滩:远处的河滩。
圣朝:圣明的时代。
无隐者:没有隐士。
早晚:早晚之间。
罢渔竿:放弃打渔,隐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泉水山边去,高人月下看。" 这两句设置了全诗的意境,泉水在山脚缓缓流淌,而诗中的“高人”在明亮的月光下静观,这里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想。
"润松秋色净,落涧夜声寒。" 这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泉水带来的生机与秋夜的清冷。润泽的松树在秋天显得格外的清新,而山涧的流水在夜晚发出清脆的声音,增加了一份凉意。
"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这两句诗展示了泉水的曲折和深邃,它在竹林中蜿蜒前行,在远处的沙滩上轻轻流过,营造出一片静谧的自然景象。
最后两句 "圣朝无隐者,早晚罢渔竿。" 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在“圣朝”即理想中的太平盛世之下,竟然找不到真正的隐士,于是诗人决定放弃捕鱼(这里借指追求功名利禄的生活),表明了他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现实世界的背离。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美好的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徐检校之浙省并简前政王正善
皇朝树藩垣,江浙天下最。
岂惟财赋强,政体亦宏大。
群僚极高选,吉士多蔼蔼。
赞参每从容,句检尤倚赖。
徐卿世名家,践历振风裁。
运筹佐漕挽,遗声满吴会。
今兹缀班行,深意良有在。
更张化弦新,洗目盛除拜。
眷怀东南逼,明见万里外。
元宰回北辕,贪墨亦狼狈。
终然公论白,少觉众心快。
谁当进良谟,清静抚彫瘵。
诸公正虚左,愿言亟行迈。
王公山阴裔,前政民所爱。
一时欣接武,二妙实同载。
我生一何幸,识君向蒸代。
与王迩乡井,而不共倾盖。
相知十五年,未面已如对。
因之道怀思,望望久相待。
后日都城南,春朝及王会。
《送徐检校之浙省并简前政王正善》【元·吴师道】皇朝树藩垣,江浙天下最。岂惟财赋强,政体亦宏大。群僚极高选,吉士多蔼蔼。赞参每从容,句检尤倚赖。徐卿世名家,践历振风裁。运筹佐漕挽,遗声满吴会。今兹缀班行,深意良有在。更张化弦新,洗目盛除拜。眷怀东南逼,明见万里外。元宰回北辕,贪墨亦狼狈。终然公论白,少觉众心快。谁当进良谟,清静抚彫瘵。诸公正虚左,愿言亟行迈。王公山阴裔,前政民所爱。一时欣接武,二妙实同载。我生一何幸,识君向蒸代。与王迩乡井,而不共倾盖。相知十五年,未面已如对。因之道怀思,望望久相待。后日都城南,春朝及王会。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567c6949c32258229.html
赠裴秀才
江边见立春,花老问征人。
物色随乡异,风光逐候新。
朝廷方贵士,经术足谋身。
举世皆腾踏,如君独隐沦。
鸣山应鸑鷟,在野决麒麟。
已用遗经试,宁辞累牍陈。
飘飖行李别,缱绻酒杯频。
四海多英俊,诸公自等伦。
云霄开大道,溟涨接通津。
百啭仓庚近,双飞蛱蝶匀。
款留俱酝藉,归到莫逡巡。
肯薄传家赋,犹堪博钓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