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世味》
《世味》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世味更尝百念轻,眼前何辱又何荣。

宁教鬼解揶揄汝,不许人能驾驭卿。

跃马卧龙皆梦事,焚香弄镜了馀生。

残雨水差沾足,却愿从今米价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念(bǎi niàn)的意思:指心思、念头、意念等多种想法。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残雨(cán yǔ)的意思:指雨势已经过去,只剩下雨水滴落的残余。

春残(chūn cán)的意思:指春天快要结束,残余的春意。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更尝(gēng cháng)的意思:再三尝试、反复尝试

驾驭(jià yù)的意思:掌控、操纵事物或局势。

世味(shì wèi)的意思:指世间的滋味、气息、风尚等。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许人(xǔ rén)的意思:表示让人满意、使人愉快。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揶揄(yé yú)的意思:用轻蔑、嘲笑的语言或行为来戏弄、调侃他人。

雨水(yǔ shuǐ)的意思:雨过之后天空放晴,比喻困难过后,前景变得明朗。

跃马(yuè mǎ)的意思:跃马指骑马跳跃,比喻迅速行动或突破困难。

沾足(zhān zú)的意思:指得到了某种好处或利益。

鉴赏

这首诗《世味》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深沉的思考与自省,表达了对人生百态的洞察与对世俗价值的反思。

首联“世味更尝百念轻,眼前何辱又何荣”,诗人以“世味”开篇,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随着经历的丰富,内心的欲望与执着逐渐淡薄,面对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心境变得更为平和与超脱。这里,诗人以“轻”字形容内心的变化,既是对过往追求的释然,也是对当下淡泊名利的写照。

颔联“宁教鬼解揶揄汝,不许人能驾驭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的态度。诗人宁愿让鬼神来戏谑自己,也不愿意让世俗的力量控制自己的命运。这不仅是对个人自由的渴望,也是对独立人格的坚持。在这样的态度下,诗人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拒绝被外界的评价与束缚所左右。

颈联“跃马卧龙皆梦事,焚香弄镜了馀生”,将人生比作一场梦境,无论是驰骋疆场的豪情壮志(跃马),还是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卧龙),都只是短暂的幻象。诗人选择以更加内敛的方式度过余生,如焚香静思,玩弄镜中影像,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自我超越。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

尾联“春残雨水差沾足,却愿从今米价平”,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春天即将过去,雨水滋润大地,满足了农耕的需求。诗人希望从今以后,物价平稳,生活安定,表达了对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与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向往。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与对理想状态的憧憬。

综上所述,《世味》一诗通过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与情感表达。诗中既有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人文关怀与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游虎丘诗

饯别阊门复少留,故人邀我浣离愁。

旋沽美酝乘渔艇,急棹斜阳到虎丘。

千古剑池呀怪石,一方金地枕清流。

归时眷恋情无限,不得从容秉烛游。

(0)

弄玉词二首·其一

素女结念飞天行,白玉参差凤皇声,天仙借女双翅猛。

五灯绕身生,入烟去无影。

(0)

镇州初归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

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

(0)

经李徵君故居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

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已迷。

惆怅羸骖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0)

晚入汴水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0)

宋中十首·其九

常爱宓子贱,鸣琴能自亲。

邑中静无事,岂不由其身。

何意千年后,寂寞无此人。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